「面試好難」職場老江湖誠心建言:15分鐘以內結束就別想了

2022-08-23 17:58

圖片
環境變動快速,求職者想找到喜歡的工作並不容易,如果獲得面試機會,該怎麼做才能表現好?本篇告訴你面試官都在想什麼,助你一臂之力。




隨著時代轉換,現今年輕人對工作之於人生的定義已經不同了,不過,想擁有一份能發揮自我價值的工作,仍是求職者追求的目標之一,有趣的是,面試就是發揮自我價值的最佳機會,長期深耕職場的作家「職來直往Miss莫莉」就直言,若求職者得到面試機會等同拿到半張入場券,如果一場面試在15分鐘之內結束,那有很高的機率就別想了!如果面試官看著你眼神充滿笑意,互動良好,面試時間長,那麼成功機率很高。



莫莉表示,面試難在人跟人相處本來就充滿變數,再加上本土產業或外商文化不同、面試官是部門主管或人資,他們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對求職者的期待自然不同,甚至服裝、高跟鞋聲響、香水氣味、反應速度及表達等等基礎能力,全是影響面試成敗的關鍵。因此,要如何在充滿變數下做好準備,就讓莫莉不藏私告訴你,面試官的心裡都在想什麼。




圖片
擁有豐富職場經驗的作家「職來直往Miss莫莉」,說明每個人都可以在面試發揮自我特色,但有些雷點千萬要避免!職來直往Miss莫莉提供




Q:求職者收到面試通知,真的等同拿到半場入場券嗎?

A:其實,只要取得面試資格,代表求職者有一定的錄取機率,因為人資只會挑選不超過6個人進行面試,如果真的要說,面試比履歷重要,換句話說,面試更像是在一小群強者中競爭。



Q:求職者什麼行為,會讓面試官直接扣分?甚至立刻決定不錄用?

A:其實每個產業、每個面試官喜好都不同,所以無法給予很絕對的答案。不過,一名擁有25年資歷的前輩告訴我,他不會錄取穿高跟鞋走路聲響太大、香水濃郁,染奇怪髮色的員工。



還有,為了小錢在薪水上斤斤計較、太囉嗦者,應徵A職位,其實想要B職位的求職者,直接剔除不用。



Q:為什麼有些面試官會問腦筋急轉彎、假設情境等問題,這些背後意義是什麼?

A:在面試過程中會就學歷與工作經驗去深度詢問,厲害的面試官會設定一個情節,看求職者如何解決難題,或者分享以前的工作經驗,藉此理解求職者價值觀、品格是否符合公司理念精神。



所以,求職者在面試前一定要了解公司,譬如公司的客戶群、上下游、產品內容、價值觀、近期新聞與產業消息,還可以打探面試官身分,將「似我效應」發揮淋漓盡致,擬定專屬這場面試的答案。(所謂似我效應,便是面試官會尋找一個跟自己相似的人,減短磨合時間,降低衝突機會,畢竟每個人都是公司珍貴資源,一旦投入就不想浪費。)



假設新公司強調創新、積極,那麼求職者在面試時,可以用來包裝自己,譬如講述過去工作經驗時,提及自己想了一個新方法、主動想了很多方式解決麻煩。像我的個性不喜歡拐彎抹角,可是在面試、職場,我會適時調整自己,不會讓自我意識過於鋒芒。



另外提醒,求職者工作資歷未滿5年,面試官會看比較多學歷,工作資歷滿5年以上,則是看工作經驗。




圖片
面試就難在充滿變數,它就像綜合條件評估,工作能力、應變能力、價值觀與態度,甚至穿著髮色都會影響面試結果。取自Unsplash




Q:很多新創公司也強調注重員工個人特色,在此前提下,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真的可以「盡情」發揮嗎?該怎麼拿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分寸?

A:不過不管哪一個產業,把握分寸(懂得看人臉色、不要假聰明)還是很重要的。



我個人會先判斷面試官是直屬主管還是人資。如果是人資的話,會想找認同公司文化、配合度高的員工,所以面試過程會比較結構化,只要求職者注意用字遣詞、不要隨便批評、避免詢問敏感問題、自我意識不要太強,誠懇回應基本題型,過關機率就會比較高。



如果面試官是直屬主管,求職者的回應「投其所好」就很重要了!建議不要鉅細靡遺分享自己的能力,可提及、但不要細說,若能引起面試官好奇心,誘導他們主動追問那是最好的。記住,表示適可而止即可。



Q:很多人都說求職者主動的勝算比較大,是真的嗎?

A:要看是什麼方面主動。以我當面試官的經驗來說,求職者清楚表達未來規劃,那才叫主動。



負面例子就有很多,譬如說,一直打電話來「逼問」面試結果,無視面試官可能還再進行其他面試,也有求職者在面試時,直接問到職日期、薪水福利。



其實,求職者這些「主動」行為,都透露出不會看臉色、白目、行情不好、卑微、沉不住氣的特質,若錄取可能會影響團隊合作,所以會選擇剔除。建議面試時,可以端一個客氣的架子,不驕不躁即可。建議如果想在面試後再做點什麼為自己加分,可寄Email感謝面試官,一次就好。




林佳鋒

菜鳥千萬別說「我是新來的」 從投履歷到試用期 你該知道的細節

要成為一家公司的員工,脫不了這樣的模式:投遞履歷、面試、試用期。《為什麼菁英都是細節控:主管很想送給菜鳥的一本書》作者採訪許多人後,歸納出多個細節,包含履歷管理、面試穿搭技巧以及職場人際相處,用案例的方式說明「細節」的力量。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