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應屆畢業生求職或有經驗者轉職時,會將自己的履歷放到LinkedIn等求職網站,希望能被獵頭(headhunter)找上。不過,有人很快就被挖走了,但有人卻遲遲等不到下文,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吸引獵頭公司注意到呢?
要讓獵頭公司找上門,首先得對「獵頭」與「獵頭公司」有基本認識。曾任新加坡商立可(SearchAsia)人事顧問公司的中高階獵人頭顧問、現職為美商宏智國際顧問台灣分公司的專案管理師的Erika表示,所謂的「獵頭」,本質是業務、顧問與人資。
「獵頭公司」則是屬於第三方的顧問公司,主要協助公司做招募,基本上獵頭會負責電話聯繫、履歷推薦、面試安排、面試準備、薪資談判與到職後的協助。
如果只是一名應屆畢業生,有辦法吸引獵頭嗎?從「職位要求」出發,Erika表示,平常獵頭在幫公司挑人才的時候,首先會去看公司開出的「職位要求」,裡面通常包括知識、經驗、能力與人格特質。
在「知識」、「人格特質」、「經驗」與「能力」上多琢磨
因此Erika建議,如果是應屆畢業生的話,在找工作時可琢磨在「知識」、「人格特質」的展現。她舉例,例如公司想找電腦工程師,那獵頭自然會找相關學歷或有語言能力的人。若是有一些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才的話,Erika建議可以注重在「經驗」與「能力」上,例如展現自己有過幾年的經驗、懂得哪些領域等。
獵頭1份履歷停1分鐘!想被獵先掌握這6點 專家教「懂問」完封面試
Erika表示「1份履歷,我可能只會停留1分鐘」,由於獵頭每天要看非常多份履歷,因此基於上面「職位要求」,Erika指出,獵頭在挑人的時候,主要會聚焦在人才的以下幾點:
1、核心專長
2、任職(實習)過的公司
3、擔任職務
4、過往成就
5、負責什麼項目
6、技術性職務,會再看學歷與程式語言等
在知道獵頭關注的重點後,應屆畢業生的履歷又該如何寫才能脫穎而出呢?面試又該如何展現自我呢?
Erika舉之前多家媒體報導過的「比爾蓋茲48年前大學求職履歷」,她分析解釋,比爾蓋茲的履歷是一份「專屬履歷」,裡面明確指出職位與自身關聯性,因此她建議應屆畢業生,履歷應首重「簡潔」以及「能讓公司一目了然,為何他們要用你」,且履歷最好是「專屬履歷」,加強自己與公司的連結。
另外,她也提醒,求職者不應在求職網站看到公司列一串徵才表單時,就一股腦全部點下去,否則之後獵頭或公司人資打來詢問,自己可能會忘記有投過哪家,而這對獵頭與公司人資而言也是大忌。
她透露,獵頭打電話過去詢問,第一通電話通常是想測試對方的「態度」與「積極度」。大部分較好的公司,如果委託的獵頭聽到求職者說:「我有投過你們嗎?」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直接刷掉了。
面試方面,Erika從「事前準備」與「面試當下」、「結束前的提問」來建議:
1、事前準備「專屬履歷」,若無也可於面試前寄一份簡單的列表,讓對方感覺你是有備而來。另外,要了解公司價值觀、蒐集產業時事。
2、面試表達:行為事例面談法(STAR),也就是把面試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或履歷寫到的情境,利用行為事例面談法將面試問答拆解成4個層次去應對。
3、提問:展現積極度,主動詢問針對剛剛的面試表現是否有反饋、職位出缺原因、對角色的期待。提問前,先思考「對方是否要錄取我」、「問這題是否會有負面影響」。
4、NG提問:問網路上就有的資訊、初次面試問薪資、問福利待遇。但當被公司反問「你期望多少薪資」時,建議可先問「公司架構」,再從架構去推測可能的期待,最後回答時一定要以「區間」回答,也就是「你的期待與底線」。
最後,若面試結束後收到「未錄取」通知的話,是否要回信?Erika表示,罐頭訊息就不用回了,但如果有拿到考官的聯絡方式,可以試著回信。在回信中以條列的方式重申一下自己與工作的黏著度,最後再感謝對方給這個機會,並表示透過面試了解到公司等,及之後會改進與增強的地方,讓對方知道自己會持續成長。
Erika表示「基本上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他就會成為獵頭的挖角對象了」。至於要如何被獵頭看到,她呼籲「趕快經營LinkedIn」。
Erika解釋,第一,許多外商公司會用LinkedIn、第二,獵頭也幾乎都從此找人才。她表示,經營LinkedIn,至少要讓自己網路上的模板豐富,包括曾任職過的公司、技能、簡介,還有最重要的具體成就。她補充,不要只寫「我今年業績達到9百萬,因為獵頭與其他公司並不知道你們公司對於業績的設定」,建議要加寫「年度達成率」與「年與年成長率」。
最後是一定要寫「自我推薦信」,用數字化簡潔、清楚地表達專案成就與貢獻,換言之就是展現自己與公司的關聯性。Erika透露,其實獵頭最愛看的就是「自我推薦信」,有時候只要看到「自我推薦信」就會邀請人來面試了。
林佳鋒
要成為一家公司的員工,脫不了這樣的模式:投遞履歷、面試、試用期。《為什麼菁英都是細節控:主管很想送給菜鳥的一本書》作者採訪許多人後,歸納出多個細節,包含履歷管理、面試穿搭技巧以及職場人際相處,用案例的方式說明「細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