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已過,新鮮人是否都已找到心儀又合適的工作,或是還在人生道路的迷惘期呢?本刊專訪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業部總監陳尹柔,為新鮮人打一劑強心針。面對未來的道路,怎麼選擇才是正確的?陳尹柔資深又豐富的經驗,不論是新鮮人或30多歲面臨事業瓶頸、想重新求職者,都是值得參考的寶貴建議。
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新鮮人找工作平均需要2至3個月的時間,陳尹柔建議第一步先做職業的性向測驗,「看看自己的工作價值觀最重要的是什麼,也許是成就感,也許是聲望、地位,或者是薪資報酬。」她表示線上測驗很多,做完測驗瞭解之後,再針對產業下手。
「30歲之前就算是轉職、換產業,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問題。」陳尹柔說,不太建議35歲後還有太大的異動,在30歲以前都能多方摸索,「很多人都在意產業的前景,很多新聞都提到有些職務可能在10年,甚至是5年之內就會消失,例如收銀員、打字員甚至是電話銷售員,都有共通點,就是入行門檻低、沒有太大的技術要求、可替代性高,以及易被科技、AI取代。」
現在醫療發達、人類壽命越來越長,陳尹柔認為退休年紀也往後延,可能要準備20、30年的退休金,職涯更是必須要走25年以上,選擇的行業要讓自己能夠撐完退休期,是很重要的首要考量。「也可以盤點一下未來有前景的工作,」陳尹柔表示1111人力銀行盤點出2022年十大亮點職務,包含資安工程師、數據工程師、線上教師等等,「未來是5G時代,自然而然就會有這些職務的需求,加上這些人才本來就稀缺,自然報酬和福利相對都會比較好。」
其中也有不需要相關背景的工作,包含業務開發人才、帶貨直播主等等陳尹柔表示,盤點2022年十大亮點職務時,考慮了「每間公司都需要,且不會失業」的工作,認為是業務型的工作,「只要有商品就要有人推廣,所以業務是不會失業的職業,但模式改變了,例如因應現在土地很夯,所以需要土地開發業務高手;大家比較少在實體店面買東西,所以不論是KOL或直播主都開始帶貨,這也是未來的趨勢,對學、經歷沒有太大的要求。」
如果覺得選錯科系和職業,還來得及補救嗎?陳尹柔的答案是肯定的,她的一位朋友過去學的是餐飲管理,30歲左右發現薪資成長幅度有限,所以透過國外的線上課程再進修,花了1、2年拿到相關證書,後來順利進入了知名的外商科技公司甲骨文擔任工程師,相當勵志!「就算唸的不是本科系,但想要轉職、追求高薪,還是有一些在職進修的方式可以彌補。」陳尹柔說。
近期看到許多人因為想要賺大錢而被騙出國的新聞,陳尹柔表示台灣也有能賺高薪的技術性職業,「其實很多藍領的工作,薪資待遇非常高,例如水電師傅、冷氣技工,有些需要專業技能,但工作環境比較辛苦,這些工作所需學歷門檻不高,但需要技術門檻,這些工作都能很快達到年薪百萬的水平;有時候,是人在挑工作。有的外送員也可以月入10萬,如果大家對工作的環境、型態沒有太多設限,要賺到高薪還是有選擇的。不過,也要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的下降,未來是否有替代方案。」
陳尹柔表示金融、科技與醫療是在疫情之下沒有受到衝擊,反而還逆勢成長的產業,金融今年年終至少有6個月,「科技資訊業更是不用講,現在起薪200萬都是有的;生技醫療業也是受惠這幾年疫情,加上醫療本來就是未來很重要的發展,可以鎖定這些行業,基本上進去,很快的時間就可以達到年薪百萬。」1111人力銀行曾調查「加薪幅度」較高的產業,基本上也都是這些本身起薪就高、未來有前景或現在已經發展很好的工作上。
很多新鮮人對於「起薪高」、「發展好」這二者之間猶豫不決。陳尹柔舉例,大約5至10年前曾流行Working Holiday,很多人覺得去澳洲1年就能賺回一桶金,很多年輕人趨之若鶩往澳洲跑。「很顯然,這種工作是沒有發展性的,沒有任何累積價值的工作,回台灣之後就得從0開始,我有許多朋友花了2年的時候賺到錢回來,但一切都只能從頭開始。但是,別人這2年的時間可能已經稍有成績,甚至已經跳槽到第二間公司了,或已經摸索到可以發展一輩子的志向。」
陳尹柔觀察許多上班族真的是下班之後跑Uber、跑外送,「有發展的正職和快錢、高薪其實不一定要二選一,其實是可以並存的,但是發展好、可以走一輩子的工作,是絕對不能放掉的。」她直言,「職涯」不能以畢業後的2、3年為主,還是要以長遠來看,「我建議以5到10年為一個階段,如果覺得這個產業真的不OK,也許下一步再考慮轉產業。」
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工作都已經改為線上面試。陳尹柔表示許多大型外商本來就是線上面試,現在很多本土企業例如統一,也都改為全面線上化,「但還是要提醒新鮮人,線上面試不代表可以不當一回事,不管是全身著正裝、化個淡妝,這些基本的還是要做到。」
另外,陳尹柔也提醒一定要在面試前先測試設備,包含收訊品質、背景和採光。「另外,很多人不習慣對著視訊鏡頭講話,也建議可以用錄影的方式先練習。」陳尹柔表示最常出的差錯就是沒有事先測試網路,突然斷訊、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面試到一半家人或室友突然跟他說話,甚至有人和寵物直接入鏡,都會變成干擾,要多加注意。
林佳鋒
要成為一家公司的員工,脫不了這樣的模式:投遞履歷、面試、試用期。《為什麼菁英都是細節控:主管很想送給菜鳥的一本書》作者採訪許多人後,歸納出多個細節,包含履歷管理、面試穿搭技巧以及職場人際相處,用案例的方式說明「細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