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運具行不行4–3】亂停放超惱人!記取國外共享前車之鑑 有望成「最後一哩路」減碳利器

    2024-06-24 08:10 / 作者 洪敏隆
    韓國地鐵外都可以租借到共享電動滑板車。洪敏隆攝
    這幾年到日本、韓國自由行,代步移動多了一個新選項「電動滑板車」,海外遊客沒有駕照,只要符合年齡需求,都可以透過APP租借。輕巧、方便是共享電動滑板車在很多國家蔚為風潮的原因,但衍生的車輛隨意停放破壞市容及阻礙交通,成為許多城市最困擾的問題。

    共享電動滑板車最早是2017年底在美國加州聖塔莫尼卡開始,當時業者隨意在幾個住家前擺放,張貼告示指掃碼APP操作就可以使用,電動滑板車開始成為民眾穿梭社區和接駁的低廉、輕便又環保的交通工具,這股風潮在之後幾年開始席捲美、歐、亞洲多國。

    台灣因為建置推動共享單車系統成熟且盛行,2018年就有國外業者向台北市政府提案合作,規劃提供電動滑板車與共享平台服務,但由於國內針對電動滑板車服務無法源可依循,無法於開放場域合法上路使用,雖然北市府溝通建議業者先以封閉場域驗證作為試辦規劃,最後還是無疾而終。

    韓國已經超過7萬輛共享電動滑板車。洪敏隆攝


    日本共享電動滑板車已有7000多個據點。翻攝自日本共享業者LUUP官網


    新冠肺炎促使共享盛行 日韓歸還機制大不同

    2021年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許多民眾不用公共交通工具,讓電動滑板車開始在韓國、日本盛行。其中,韓國2018年僅有150部共享電動滑板車,2021年已經達到5萬部,至2024年上半年已超過7萬部;日本從2021年開始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在日本已設有逾7300個租借站。

    日、韓對於共享電動滑板車的管理機制不同,雖然共享電動滑板車都是採用「無樁設計」,但是日本要租借及歸還都必須要在指定站位,歸還時要透過APP拍照,確認車輛停在框線內,目的是避免違規停車破壞景觀,造成居民的觀感不佳。

    日、韓共享電動滑板車


    韓國則是強調「可及便利性」,民眾在路上隨處都可以看到擺放的電動滑板車,租還只要不妨礙交通就可以。在韓國某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工作的崔岷告訴《太報》記者,電動滑板車因為有GPS裝置可以搜尋,所以不用定點交還車輛,而是由業者派車輛出去載回。

    不過,釜山市民羅倞銀抱怨,電動滑板車亂停很嚴重,像是地鐵出口、商店大門口、人行道甚至斑馬線都有,有時還會絆倒行人,因為數量太多,業者不可能及時收回亂停車輛,這種便利是建立在很多人不便的痛苦上。

    因為電動滑板車有GPS定位,民眾在韓國可以就地歸還,再由業者派人取車。洪敏隆攝


    韓國共享電動滑板車雖然便利,卻衍生亂停等現象。洪敏隆攝


    日本電動滑板車需要在據點還車。翻攝自日本共享業者LUUP官網


    法國巴黎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原本也很受歡迎,但由於使用者不守規則,還有隨處亂丟亂放等亂象,2023年巴黎市政府發起公投,反對票數高達9成,也讓巴黎市政府宣布禁止出租滑板車,不再與業者續約。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安全設計上,日韓也有值得參考做法。例如韓國在禁止雙載部分,是利用腳踏墊感測器感應承受力量,察覺雙載就會立即斷電。日本則是在滑板車上裝「最高速度顯示燈」,最高時速20公里時顯示燈會常亮,行駛人行道該降到時速6公里時是綠色閃爍,讓警察只需看車燈,就可知道行駛速度有利執法,也藉此督促駕駛者自然放慢速度。

    台灣校園共享電動滑板車可見學生雙載,韓國透過技術可以感應自動斷電防止。洪敏隆攝


    台灣部分校園已可共享 民眾最想在往返轉乘站使用

    雖然在台灣,電動滑板車尚不能上路,不過國內一些大專院校這兩年陸續在校園推行共享電動車,包括陽明交通、清華、中央、中興、東海等5所大學,政治大學目前也在規畫建置。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學生吳權祐說,共享電動滑板車有限速15公里,且透過GPS設置電子圍籬,滑出校園就會暫停,因為校區廣大,若趕時間是代步很好的交通工具,收費5分鐘內12元,因為在校園內移動大概在5分鐘內都可以到達目的地也還算合理,不過建置的場站地點不夠普及,若要去的目的地與租還場站距離太遠,會影響使用意願。

    清華大學校園已有共享電動滑板車服務。洪敏隆攝


    清華大學學生使用共享電動滑板車很普遍。洪敏隆攝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陳采翎2022年的《探討共享電動滑板車之選擇行為意圖》碩士研究論文,667位受訪者中有4成2對於未來台灣推動共享滑板車,最願意在往返轉乘站時使用,且每月曾使用共享微型機具1次以上者,往返轉乘站更達到61.9%。

    此研究也顯示,當使用時間拉長時,每分鐘費用會成為使用該服務的重要因素。若無規劃專用車道時,也會對選擇效用造成負面影響。受訪者認為共享電動車可以解決都市擁擠,且能帶來便利及好玩的生活體驗。收入及職業部分以5萬元以上及學生、從事工商服務業最多。31歲以上比18至30歲更重視安全問題。

    台灣推動共享滑板車的意願調查


    此份調查顯示在國外共享個人行動運具被認為是推動大眾運輸的「最後一哩路」,國內調查民眾意願也呈現相同情況,是政府未來推動永續運輸應該積極思考方向。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