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油罐車噁心混裝化學品與食用油 北京當局宣布展開調查

    2024-07-09 22:30 / 作者 陳家齊
    中國油罐車混運食品與化學物質的亂象,北京當局宣布將嚴格懲罰治理。翻攝網路
    中國媒體近日踢爆,中國的油罐車長年既運送煤油、有毒化學品,也運送食用油等食品,而「換運」過程中完全不洗油罐,使有毒的化學物質普遍滲入食品。對於這項食安風暴,北京當局罕見在週二(9日)宣布將全面徹查。

    中國先前多次發生地溝油、三聚氰胺嬰兒奶粉汙染等大規模嚴重食安事件,但北京政府往往重重舉起,輕輕放下。而且到頭來,都把重心放在迫害吹哨者、堵住受害人家屬的嘴。這次的油罐車事件最後將有甚麼處理結果,將令人拭目以待。

    北京宣稱將「依法嚴懲,及時公布結果」

    央視新聞等中國官媒9日晚間報導說,中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宣布,針對油罐車運輸食品的安全問題,與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將依法嚴懲,及時公布調查處置結果。

    報導中說:「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針對媒體反映的『(油)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國務院食安辦高度重視,組織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有關問題。」

    報導稱,「對於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同時舉一反三,組織開展食用油風險隱患專項排查。調查處置結果將及時公佈。」

    行業慣例就是不洗油罐車

    中國《新京報》上週報導稱,他們在5月進行的追蹤調查發現,有運輸煤油的油罐車,運完煤油後也去國營中儲糧集團運送食用油,而在運輸之前並未清洗油罐車。

    《新京報》報導稱,這種燃油運送車也運送食用油的問題,在油罐車運輸行業是多年的「公開秘密」。運輸的食品也不只是食油,蜂蜜、糖蜜等液體食品原料,同樣也會用被汙染的油灌車運輸。

    另有陸媒報導,散裝食用油在長距離運輸過程中幾乎處於無監管狀態。大型的食品廠可能有自己的專屬油罐車隊,只運食物。但是個體戶、小型運輸公司的油罐車,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去回都能運到貨品,「混運」石化產品和食品的狀況極為普遍。而為了節省清洗費用與時間,都不會清洗油灌。

    「等同投毒」,但可能整個食品業都已被汙染十幾年,不只是食用油被汙染

    報導曝光後,中儲糧發表聲明稱,已下令調查出入庫的運輸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定,但央視仍嚴厲譴責此舉「等同投毒」。

    油罐車運送食用油亂象的問題持續發酵。有中國網友陸續找到舊報導,顯示歐美等外國政府的食安機構,曾接連發現中國出口的辣椒醬、嬰兒奶粉等多種食品,含有異常高的石化有毒物質。換句話說,不只是食用油,中國整個食品產業鏈可能已經被化學品毒素毒害十幾年。

    而在報導浮現的第一時間,大量中國網友就指出,中國的食物重油、調味極重,不管是外面吃的快餐,還是商店、網路買來的零嘴食品,食用油長期遭到化學汙染,絕大多數的食品必定也遭到汙染。

    更有網友指出,中國的油罐車清洗長期發生致命事故,清洗工人在缺乏專業訓練與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屢屢集體死在油罐裡。根據《新京報》報導,裝完化學品的油罐車要清洗,每次費用約在300到400人民幣之間(約1300到1800台幣間)。洗一台油罐車往往要出動數名工人,所得與風險不成比例,也構成長年的系統性問題。這也間接鼓勵了許多油罐車主乾脆不洗,省得麻煩甚至出人命。

    尋求食安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澎湃新聞9日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農發所食物經濟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楊鑫的話說:「從生產、流通到最終的消費,食品安全風險幾乎無處不在。但是,對於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存在著公眾關注不夠、政府監管不足等問題。此次罐車運輸亂像的曝光,會使公眾產生新一輪的食品安全焦慮。」

    楊鑫指出,目前對於運送食用油的法規,僅是「推薦」使用專屬車隊,而非強制規定,因此這個規定形同虛設。但如果改成強制要求專用車,對小型運輸商、個體戶油罐車主來說將是「滅頂之災」,「過於嚴厲的懲罰性措施對於還在發展初期或發展中的食品企業來說,可能會直接影響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尋求食安保障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