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剴剴案後追蹤4-2】政府仰賴的寄養家庭也「缺工」 逾3成5安置兒少未媒合陷困境

    2024-09-23 08:05 / 作者 洪敏隆
    安置兒少仰賴寄養家庭,但寄養家庭現況因為高齡化等問題,亟待有新血加入。家扶基金會提供
    1歲多男童剴剴在出養等待期,疑遭到收出養媒合機構兒福聯盟簽約合作的劉姓保母與其胞妹虐死,今年3月新聞爆發,引發全國民眾憤怒,卻也掀開台灣長期以來兒少安置量能不足的問題。

    剴剴案發生後,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提出的因應對策都是「孩童出養前應改為寄養家庭收托」,希望這些孩子仍能夠在「家」的照顧中繼續安心生活。

    全台灣寄養家庭及安置兒少,以家扶佔約8成服務量能是最多,剴剴案爆發後,各地方政府詢問能否轉介安置兒少的件數都大幅增加。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台共收到771件轉介件數,但是,能夠媒合成功的只有489件,未媒合成功的有282件,比例高達將近36.6%,顯示兒少安置的照顧需求量很大,現況卻明顯不足。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陳乘斌說,不只是因為發生剴剴案,政府的替代性照顧政策就是以「家庭照顧」為優先,寄養家庭被賦予很高期待,但是以目前每年需要安置的兒少人數來看,至少要增加一倍的寄養家庭,才能符合需求。

    雪上加霜的是,過去幾年每年服務寄養兒少約400名,服務量能約占寄家1成多的世界展望會,因為寄養家庭高齡化、招募困難的情況下,已宣布年底將全部停止目前承接的台北、新北、高雄及屏東的所有寄養家庭業務。

    寄養安置不是算數學 照顧品質與風險預防要兼顧

    因此,新增個案幾乎都是「寄望」家扶的寄家系統。最近幾個月,家扶幾乎每天都會跟各地家防中心和社福中心,因為床位爭議起衝突。

    陳乘斌說,可以理解政府單位苦於為孩子找到適合安置地點,但家扶考量重視的是「照顧品質和風險預防」。

    衝突點在於現有的寄養家庭安置人數,規定「若是雙親寄養家庭,寄養安置兒少人數不得超過4人(包括該家庭自己的兒少),但未滿2歲及身障或發展遲緩兒童不得超過2人,單親寄養家庭則不能超過2人」,政府單位認為從數量上來算,寄養家庭應該還有床位,家扶卻不肯收。

    「寄養不是在算數學,每一戶不是乘以2或乘以4算那麼簡單,寄養兒少的年齡、特質,對寄養家庭都是很大考驗。」陳乘斌點出問題所在,適配性是很重要的考量點,必須針對每個孩子的情況,找到適配的寄養家庭,因應孩子不同多元的身心狀況,寄家能力相對也要提高,而且身心障礙或特殊需求的孩子,一個人就可能需要一整個寄養家庭的能量,加上寄養父母普遍年齡都已偏高,如果照顧太多,品質恐怕不好。

    寄養家庭媽媽們都是充滿愛心。資料照,陳玠婷攝


    家扶跟縣市政府在寄養家庭的立場差異與衝突,也凸顯了若是依照官方版的照顧比數據來看,現有的兒少安置量能應該還算支應,但實情卻是明顯不足,導致政府在推動以「家」為中心的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近3年在安置及教養機構的兒少比例仍是最大宗,2023年仍有近5成(49.3%)的比例。

    台灣要遵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以「社區安置」、「家庭式照顧」為優先,寄養家庭被賦予很大的期待,但是在世展會退出後,除了家扶,只剩下零星幾個地方協會組織承辦,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沒有更多的組織願意投入?

    政府繁複會計核銷流程 地方組織難承接寄家服務

    陳乘斌不諱言,家扶因為有充足的善款收入,健康的財務周轉能力,可以先行支應縣市政府因為繁複核銷的會計流程,動輒每月要好幾百萬元的寄養費用,可是,地方型組織即使有心推動,「財務是很大挑戰」,加上人力流動沒有家扶穩定,人才缺乏無法實務傳承智慧則是另一個問題。

    家扶看到問題,開始積極與地方合作。第一個是針對人口多,服務範圍廣的新北市,由新北家扶與2至3個在地協會,推動寄家的經驗傳承及技術轉移,未來希望能夠複製到其他縣市,讓更多地方組織投入此領域,建立培力及夥伴關係,希望目前每年安置兒少4500名,家扶寄家就佔三分之一的比例,因為合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寄家安置資源。

    寄養家庭另一個未來挑戰是高齡危機,主力的寄養父母年齡落在55至65歲間,高齡化最直接的反映是體力不足,面對目前越來越多元複雜的孩子需求,例如情緒或身心障礙、發展遲緩、過動症、自閉症等該如何因應。

    很多在寄養家庭長大的孩子,都很感謝寄養家庭的照顧。家扶基金會提供


    陳乘斌拋出應該思考「推動寄養家庭職業化」,因為寄家是24小時照顧,但現在年輕的小家庭夫妻都必須雙薪維持家計,居住空間也都較小,如果能夠部分改變調整為職業化,給予合理待遇及提供社宅或居屋津貼補助,會提高更多人意願,同時也可以賦予他們更多的責任。

    「早期社會觀念是認為投入寄家是以慈善觀點,本著愛心,但現況是即便愛心,也必須要考慮是否有能力跟足夠的經濟支應。」不只是寄養家庭,陳乘斌呼籲政府,應該全面看待替代性照顧政策的布建,親屬安置及團體家庭安置的推動也很重要。

    親屬本該負照顧責? 親屬安置沒資源難推動

    台灣推動親屬安置已有多年,但去年所有兒少安置比例中,親屬安置只有6.2%,跟2016年的4.59%相比,7年只有微幅將近1.7%的成長。親屬安置在很多國家卻是主力,以2019年的調查數據來看,當年澳洲就有54%的親屬安置,美國也有32%親屬家庭安置,顯見台灣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在台灣傳統文化裡,親戚協助照顧面臨重大家庭變故的孩子,長期被視作理所當然,是台灣親屬安置一直無法推展的文化因素跟脈絡,為了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模式,政府才將親屬安置入法,建置較完整的親屬安置評估與協助機制。

    然而,親屬安置入法,概念上是公部門委託親屬幫國家一起照顧小孩;現實中,照顧親戚小孩仍普遍被視為家族應盡的義務。陳乘斌指出,各地方政府的認定標準不一,有些地方例如屏東給付費用皆與寄養安置費用標準相同,桃園則排除直系血親一親等,台北市則是三親等內僅給付保護安置費,雲林更是明確排除三親等內都不能算親屬安置。

    因此,親屬安置雖比親屬照顧多了法律位階,因為一國多制,未明顯緩減照顧者的壓力,導致台灣親屬安置一直推不動。

    此外,團體家庭2010年開始試辦,至今已經14年,仍是法律地位不明、缺乏足夠資源注入,影響地方政府設置意願。

    團體家庭以照顧有特殊需求或是多次轉換安置處所之兒少,由於特殊需求兒少不易照顧、相關專業資源有限、設置處所難以尋覓等問題,都是無法擴大推動的原因。

    安置資源不足 機構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曾在8月底共同召開記者會,揭露花蓮在地提供安置服務育幼院,多年來發生多起對兒童不當對待事件。

    林月琴說,該育幼院過去包含民國111年、107年、104年,績效考核只有乙等或丙等,本應是地方政府要重點觀察並監督,質疑花蓮縣政府知情而未處理的原因之一,就是怕揭發該安置機構後,會有一群孩子不知道該往哪安置,這正是台灣兒少安置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沈伯洋等曾召開記者會,揭發花蓮某育幼院不當對待院生內幕。 資料照,胡家銘攝


    從原生家庭的無力照顧、到政府資源的銜接不足,台灣有很多「家外安置」的兒少還得經常面臨「轉換安置處所」的狀況。在這些頻繁的轉換過程中,也會影響兒少身心發展。

    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收出養督導林容說,從需要出養孩子的未來長遠發展來看,若過了黃金出養期,必須要重視中長期安置的需求,要讓孩子可以在家庭環境長大,這不單單只是口號,也不是著重在照顧比是1比幾,而是「如何形塑一個家。」

    林容呼籲,可以將收養家庭視為替代性照顧的最後一環,讓一些有心的民眾願意加入,思考收養家庭需要什麼配備,互相協力,從兒童福利、兒童權益建構政策性發展方向。

    剴剴案只是冰山一角,台灣有很多需要替代性照顧的孩子,未能獲得完整、完善的安置,政府應檢視整體國家的兒少安置政策有哪些缺漏應該補強,才能避免安置照顧破網越破越大洞。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