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聰財專欄|親戚追問隱私、工作做不完!過年,你快樂嗎?三個方法幫助緩解「春節症候群」

    2020-01-09 11:37 / 作者 洪采姍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圖片來源/Unsplash)



    然而大多數人都真能如願過個歡喜團圓的好年嗎?



    春節本是中華文化傳統具有重大意義的節日,但這傳承數千年的習俗,原本是農業社會為適應自然節氣中「春耕秋收冬藏」而來的生活節奏,在古時經濟上大多人從事農業,基本上以個體家戶本身的經濟來源為自家收成,無需與他人競爭,家庭倫理則是以大家庭內的長幼有序和戶內分工為主,家庭內部成員關係緊密。



    然而,近百年以來社會已轉向西方式的工商業經濟模式,演進到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除了生活步調越來越快速,企業為了獲利和贏得競爭,除了對員工的工作內容更講究效率,亦要求員工能夠兼具學習與創新的能力,以適應產業變化的挑戰。



    高度競爭及講求效益的社會型態,讓職場生活變成個人難以分割的一部份,甚至不少人待在職場的時間超過陪伴家人的時光,也習以為常。



    社會體系無形中灌輸普羅大眾自身的價值來自於工作成就,職場順遂者往往渴望贏得競爭帶來的高收入或聚焦目光,因循平凡者為了穩定生活必須努力跟上工作步調或業績的要求,同時要留心與上司和同事的關係。



    若職場適應不良或遭逢公司營運問題、景氣循環等大環境因素失去工作者,在為節日營造的消費與熱鬧氛圍下,其內心空蕩徬徨及相對剝奪感益加沉重。





    現代人工作繁忙,有時連假日都必須加班。(圖片來源/Unsplash)



    「春節症候群」反映現代人對於長假的矛盾心理,無論是返家團圓與長輩相處的壓力、親戚朋友間的比較心態、個人隱私近況頻被追問,或因職場上年度績效和來年職位的競爭而惴惴不安。



    工作狀況不穩定或準備轉換跑道者,亦有人煩惱長假累積的工作量而沖淡本該放鬆享受的心情,讓本該喘口氣、闔家團圓的年節時刻變得令人焦慮。



    壓力會影響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干擾生理運作,還會增加罹患腦血管、心血管疾病、失眠、憂鬱焦慮等問題,醫師建議,紓解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到戶外走走、透透氣,和朋友出去聊聊天轉移注意力,並維持充足的睡眠,減少心理壓力,若長期下來仍沒有改善,還是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只要我們了解害怕與逃避的來源,以及產生焦慮的過程,通常可以適當減緩這樣的焦慮,另外搭配以下一些方式,協助大家處理春節症候群:



    一、正向思考 自我肯定



    盡量不要讓情緒牽著鼻子走,靜下來思考遇到的問題,了解事件如何帶給我們情緒,避免被過去不好的經驗擊垮。



    我們可以善用資源來面對問題,並肯定自己的每一個努力與累積的成果,例如:婆婆總是一副臭臉,讓媳婦感覺很挫折,這時不妨轉換一下環境,思考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婆婆遇到了一些困難,而不是自己的原因,不妨給予傾聽、陪伴,或是藉由丈夫幫忙了解情況。



    我們沒有辦法取悅所有人,凡事盡力而為,並肯定自己的努力。





    影響心情時,不妨轉換環境,思考事情發生的原因。(圖片來源/Unsplash)



    二、腹式呼吸法 轉移注意力



    無論是春節症候群或平時生活的壓力、煩惱,都可以藉由腹式呼吸法幫忙減輕壓力的程度。



    腹式呼吸法,主要是藉由自主調控自己的呼吸,將注意力由壓力源轉移至呼吸上,藉此中斷會增加自我壓力的想法、幫助緩和情緒。



    此外,若我們能夠直接控制身心的反應時,也會增添安全感。



    三、良好生活習慣 充足營養補充



    對於原本就罹患精神疾病的人來說,疾病並不會因新年歡樂氣氛而消失或者減弱,所以不能放下戒心。



    常有患者在過年期間忘記吃藥、自行停藥,或者家屬因為忙碌而無法協助患者服藥,造成症狀惡化,所以穩定持續服藥是很重要的



    尤其對部分患者而言,過年過節是一種壓力,與平日少見的親朋好友見面,擔心別人問自己的狀況;另外有些患者會因出門塞車、人潮擁擠產生壓力而緊張及焦慮,甚至惡化原本的疾病症狀。



    另外過年期間活動較多,患者日夜作息易混亂,此時應注意症狀的變化,千萬不要因作息混亂就少服用藥物,或為了想入睡而自行多吃藥物,應盡可能保持作息規律。





    若是原本就患有精神疾病,春節期間也要記得按時服藥。(圖片來源/Unsplash)



    最後,在年節期間如果藥物遺失,仍可以到有精神科急診的醫院,請醫師短期開藥,避免藥物空窗期,待門診開診時儘快返診,讓疾病能夠持續穩定。



    同時家屬在年節也要協助叮嚀患者按時服藥,並注意其症狀變化,如此才能夠全家平安過好年。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