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中國防長李尚福訪俄,與俄國防長蕭伊古會面。路透社
國際政局處於美國抗中俄的背景之下,由於西方媒體興盛,很容易塑造出一種大多數國家都在圍堵中國的氣氛,但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有不同的考量和做法。日前外洩的美國機密文件情資顯示,美國在對抗中俄的路上其實面臨不小的挑戰,因為一些主要的新興國家如印度、巴西等傾向作壁上觀,以免有朝一日美國不再是舉世無雙的超級強權,得先為自己買個保險。
《華盛頓郵報》29日報導,據日前外洩到網路上的多份美國對各國評估報告,雖然在歐洲和東亞的盟友齊心支持美國,但其他有影響力的區域新興大國,例如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南亞的印度、北非的埃及、中亞的哈薩克等,都各有盤算。
南非拜登政府曾對這些國家表示,不是要他們在美中俄之間選邊站,但南非、哥倫比亞等國家認為,美國實際上就是在傳達一個隱含的旨意,對此感到不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去年訪南非時,南非官員表示「不會在脅迫下做出對自己無益的決策」。南非最近和俄羅斯舉行了聯合軍演,而且俄國總統普丁今年可能訪南非參加峰會,南非屆時也可能拒絕逮捕被國際刑事法庭通緝的普丁。
2023年2月22日,中國飛彈護衛艦「日照號」停在南非理查茲港(Richards Bay),準備參加中俄南非聯合軍演。路透社
北非美俄關係緊張,對埃及影響尤其大。埃及每年獲得美國逾10億美元援助,但與俄國關係也密切,俄羅斯正在建造埃及的首座核電廠,也承諾提供軍事設備。
外洩情報顯示,埃及嘗試解決俄烏戰爭的僵局,但迴避美俄對軍援的要求;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起初下令製造4萬枚火箭彈給俄羅斯,後來似乎受到美國施壓,延後了這項軍售,轉而同意為烏克蘭生產彈藥。
南亞一份文件指出,今年的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印度,其國安顧問多瓦爾(Ajit Kumar Doval)2月22日和俄羅斯國安會秘書帕特魯雪夫(Nikolay Patrushev)會談,多瓦爾保證印度會在多邊國家場合上支持俄羅斯,確保G20會議期間場面不會太火爆,雖然印度必須因此面臨「很大的壓力」。一週後,新德里舉行的G20外長會議上,果然因為對俄烏戰爭的分歧,而沒能針對如何應對全球挑戰達成共識。
機密文件也指出,多瓦爾向帕特魯雪夫表示,印度在烏克蘭問題上如何抵抗西方主導的聯合國決議,強調印度「不會偏離過去採取的原則」;熟悉印度立場的人表示,印度並不支持俄羅斯發動戰爭,因此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親自向普丁表達譴責,但印度長期以來一直依賴俄羅斯在聯合國的支持,而且要維繫和俄羅斯的經貿關係,因此別無選擇。
2022年9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右)和印度總理莫迪(左)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進行雙邊會談。路透社
另一個南亞國家巴基斯坦,由於在美國911恐攻事件後支持美國的反恐戰爭,獲得美國數十億美元的經濟和安全援助,但現在嚴重依賴中國的投資和貸款。一份外洩文件暴露,巴基斯坦外長哈爾(Hina Rabbani Khar)3月時表態,巴基斯坦不能再嘗試在美中之間保持中立。
文件引述哈爾的警告,稱巴基斯坦應該避免讓人覺得他們對西方讓步,若繼續與美國維持夥伴關係,最後會犧牲巴基斯坦能從與中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裡獲得的所有利益。
另一份2月17日的報告則指出,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在聯合國針對烏克蘭戰爭進行投票前,與幕僚討論策略,一名幕僚告訴他,若支持聯合國決議,就代表巴基斯坦推翻自己先前投棄權票的立場,這可能危及巴基斯坦與俄羅斯的貿易和能源協議談判。聯合國大會2月23日投票,巴基斯坦又是投棄權票的32個國家之一。
中亞過去的冷戰時代,不結盟運動蓬勃發展,古巴、阿爾及利亞等國家會因為反殖民和反西方統治而遠離歐美、與俄羅斯交好。專家指出,而今各國已不再是基於意識形態而選擇陣營,也不是以明確的忠誠精神在這場強權對立中尋找出路。
現今的考量很單純,就是利益。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一份2月17日的評估,中亞國家正在利用美中俄競逐來提高自己的利益,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報告裡沒有明指是哪些中亞國家,《華郵》指出可能包含哈薩克等希望在能源和經貿上獲得新夥伴的國家;報告指出,中亞地區領袖「亟欲和可提供最立即成效的人合作,這目前是中國」。
南美洲一些南半球國家則把自己當成美中俄之間的外交橋梁,包含今年上任的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魯拉曾暗示,北約組織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導致烏克蘭戰爭一直延長,若要止戰,他建議俄羅斯交出在烏克蘭侵占的部分領土,但保留克里米亞半島。這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暴跳如雷。
2023年3月17日,中國、俄羅斯、伊朗在阿曼灣(Gulf of Oman)聯合軍演。路透社
據美方情報文件,俄羅斯外交官員也支持魯拉的題案,認為這可以消除西方對於俄烏的「侵略者與受害者」敘事角度。魯拉本月訪中,回國後就接待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魯拉的提案正在成為跨國倡議,同時,巴西也對伊朗釋出友好,允許2艘伊朗軍艦在2月底靠港一週,可能觸發美國制裁,因此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和委內瑞拉都拒絕它們停靠。一份外洩文件指出,魯拉藉由允許伊朗軍艦靠港,提升他作為全球糾紛調解人的名聲,加強將巴西塑造為中立國;伊朗軍艦停靠巴西不代表兩國軍事合作擴大,但伊朗希望能達成這樣的成果。
其他外洩情資顯示,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Alberto Fernández)計畫利用一個包含阿根廷、墨西哥和巴西在內的新拉美聯盟,確保該國在與美、中、歐盟談判時,能有更多籌碼。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斯派克托(Matias Spektor)表示,中國擴大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美國面臨強大的新競爭,俄羅斯雖然因為烏克蘭戰爭而被削減影響力,但證明自己有能力轉移西方施壓,因此開發中國家持續調整方針,「目前不知道10年後誰是老大,因此它們必須分散風險、抵銷惡果」。
斯派克托說,即使美國嘗試用勸誘、而非恐嚇的方式拉攏這些國家,但它們還是會如履薄冰謹慎看待,「這些國家看著比它們強大許多的美國,就像面對一頭猛獁象。猛獁象是否同情你說的話,一點都不重要;牠只要一動,你腳下的地面還是會為之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