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商務部示意可能對歐洲豬肉開徵臨時關稅 抨擊歐洲對中國電動車調查遠超所需

    2024-06-20 16:33 / 作者 陳家齊
    西班牙南部農場飼養的伊比利亞豬,攝於2024年6月17日。路透社
    中國商務部在20日召開的記者會表示,對歐盟豬肉的反傾銷調查,只要有「初步結果」就會開徵關稅,不必等調查結束。對於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業的反補貼調查,中方嚴厲批評調查內容遠超所需,暗示歐洲在刺探中國電動車商業機密。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說:「據企業反映,歐委會(歐盟執委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索取中國電動汽車及電池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規劃、技術工藝、產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比如要求中國企業詳細提供電池成分和配方,還要求企業提供電動汽車生產成本、所有電動汽車零部件和原材料逐筆採購信息、銷售渠道和定價方式、在歐客戶信息、供應鏈布局信息等。歐方搜集信息的種類、範圍、數量前所未有,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

    根據先前《環球時報》與央視的報導,中國車商強烈質疑這些動作是在窺探他們的核心技術,尤其是電池技術。

    歐盟執委會12日宣布將對中國電動車課徵最高48%的臨時關稅,何亞東20日再度譴責說:「歐方有關作法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破壞公平競爭,破壞全球綠色轉型和開放合作……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不過何亞東並未提到報導所指,中國車企要求對歐洲燃油車加徵關稅。

    週一(17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歐洲豬肉立案展開反傾銷調查。何亞東被問到調查結束之前,是否就會先開徵關稅,他說:「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反傾銷條例》,經初步調查確定傾銷成立且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自初裁後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

    理論上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期限為1年,若有必要可再延6個月,何亞東的發言顯示,中國可能不會在這麼久的調查之後才啟動對歐洲豬肉的報復關稅,實施時間可能更近。何亞東在回答另一個關於歐洲白蘭地調查的問題時說:「根據中國《反傾銷條例》規定,在立案60天後,調查機關即有權做出初裁決定。」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