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川普2023年12月19日在愛荷華州出席活動。路透社
2024是大選年,從台灣、印度、俄羅斯到美國今年都有大選。《日經亞洲》今天(1/1)刊出
一篇評論,由總編中山真撰寫,指出亞洲不應該過度關注美國總統大選會是川普或者拜登勝選,畢竟無論誰當選,日本還是必須與美國對話,最重要的是亞洲各國能否建立起一個不被美國或中國箝制的秩序。
中山真在文章一開頭先提到一個前日本駐美大使說過的譬喻:美國大選就像送給日本的聖誕禮物,無論禮物盒裡裝的是什麼,日本打開後都得立刻露出燦笑說「哇,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耶!」
依照目前局勢,美國2024大選很可能重演拜登與川普的對決。中山真表示,這位大使最近又被問到,這個聖誕禮物的譬喻是否仍適用於拜登與川普的「第二局」,大使明確表示,不僅仍適用,「考慮到美國目前政治局勢,日本更應該不偏袒任何一方」。
這位大使指出,日本目前處境令人不安,地緣安全上受到俄羅斯、中國、北韓的威脅,且地理上不在北約或任何軍事防禦集團的框架內,因此無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日本都無可避免地必須和美國合作。
日本政壇現在也相當擔憂美國大選結果,尤其是川普是否會重返白宮、或美國會否再次發生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的混亂情況。
在川普擔任總統期間,日本相當有效地維繫了日美關係,時任首相安倍晉三與川普保持頻繁溝通,甚至陪川普去打高爾夫球,一些日本外交官員對於川普再任總統也持樂觀態度,但川普重掌美國政府後的外交方向充滿不確定性,令外交官普遍感到擔憂。
日本防衛大學校長、美國政治學者久保文明表示,「川普很可能會大力推行他的『川普主義』政策,任命對他更忠心耿耿的人擔任要職」,代表美國許多有決定權的職位可能都會是單邊主義者。
專精研究美日安保合作的明海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小谷哲男也認為,根據川普的美國優先原則,川普若再任總統,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可能會暫停,轉而與俄羅斯交好;川普個人在半導體供應鏈缺乏利益關係,使他相對不關注這個領域,可能會削弱美國對保護台灣的承諾。
中山真引用各專家看法,是為了指出川普若再次當選,世界可能會陷入混亂。日本雖不可能把川普直接視為敵人,但如果認為自己不會遭殃,那就太樂觀了;不過,日本和亞洲的安全都還是要看美國,無論美國選舉結果如何,都必須接受現實。
自安倍政府以來,日本今年一直在增加國防預算和國防能力。岸田政府2022年12月發布的安保三文件,規劃5年內斥資43兆日圓來加強國防;即使如此,中國、北韓也不斷擴充軍力和核武,日本即使按照計畫升級戰力,仍與中俄朝這一陣營有很大差距,因此與美國的聯盟依舊是防禦核心。
中山真指出,雖然美國與中國的對峙狀況加劇,日本的安保政策過度仰賴美國,也是有風險。應慶大學榮譽教授添谷芳秀表示,「亞洲或日本外交裡,嚴重缺乏一種建立『不包含中國或美國』的亞洲秩序框架的企圖」,這種想法不見得代表要減少美日同盟合作、或是減少美國在亞洲的重要性,但若日本能考慮建立新秩序框架,反而可以促進其他亞洲國家對美日同盟的認同。
中山真表示,建立一個亞洲秩序,而不只是依賴美國,這種想法正引起其他被夾在美中角力之間的國家的共鳴。這些國家由於在經濟上必須和中國維持往來,不願意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因此中山真認為,無論下任美國總統是誰,日本都還是必須與美國認真對話、強調亞洲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而且,花太多時間去關注美國選舉,基本上不太能改變什麼事。
中山真寫道,「雖然美國經常以民主的名義干預其他國家的選舉」(While the U.S. often interferes in other countries' elections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但外界應該認知到,選舉基本上是各國人民的選擇,其他政府不應該有發言權。相反地,外國的重點應該是尋找自身不會受到美中對抗升級影響的方法,而方法不一定是非此即彼。
中山真認為,亞洲各國多樣性高,因地制宜採取多元策略是最可行的,「我們不需要關注2025年1月誰能就任美國總統。亞洲已經有夠多問題需要我們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