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生成式AI驅動晶片需求 工研院產科所:五年內可看到消費型AI產品大成長

    2024-06-20 11:09 / 作者 戴嘉芬
    工研院舉辦「生成式AI潮流下半導體之趨勢與商機」研討會,分享半導體產業在IC設計、製造、封裝的最新進展。戴嘉芬攝
    工研院從昨日(6/19)起舉辦為期兩天「生成式AI驅動科技產業研討會」,今日(6/20)針對「生成式AI潮流下半導體之趨勢與商機」議題,深度剖析生成式AI帶來的半導體產業機會,涵蓋IC設計、製造到封裝等上下游最新進展。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范哲豪表示,生成式AI驅動資料中心需求,且需求將擴展到裝置端運算及通訊應用,估計AI半導體市場從2023年至2028年將有24.2%年複合成長率。

    范哲豪指出,去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受到通膨、終端需求疲軟影響,市場規模衰退8.2%,這是來自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的研調數據。WSTS並預估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6112億美元,年成長16%,比先前預估值13.1%略為上調。上修原因來自通膨趨緩和終端市場回穩,庫存也控管在合理水位之下。

    范哲豪進一步指出,生成式AI驅動資料中心需求,且需求將擴展到裝置端運算及通訊應用。根據Gartner研調數據預估,AI半導體市場從2023年至2028年將有24.2%年複合成長率。未來五年內,儲存用與消費型AI半導體會顯現出強大成長潛力,主要來自邊緣運算對需求增加,以及手機、電腦等個人化設備需求強勁所致。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范哲豪表示,未來五年內,儲存用與消費型AI半導體會顯現出強大成長潛力。戴嘉芬攝

    產科所分析師王宣智則表示,在AI爆發帶來產業變革的時代,IC晶片為技術發展的基石。AI應用的前沿技術突破,正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無論是生成式影片技術,還是讓大型語言模型(LLM)具備視覺、聽覺能力的技術,都無一不說明技術的巨大發展潛力。

    王宣智還指出,高效能AI晶片正是讓技術走向現實的最重要核心,AI晶片的發展藍圖和晶片架構,都是推動技術發展的重點,影響著記憶體規格、網路架構、儲存配置與能源管理等相關業者。然而,為了擴展 GAI 的影響力,並讓其更貼近使用者習慣,從雲端的算力走向終端的整合,讓使用者周邊裝置的鏡頭和麥克風成為GAI視覺和聽覺延仲,將是下一波重點,也是近期技術和應用的熱區,如AI PC和AI手機。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