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德國廠第四季動工興建! ESMC總裁Koitzsch:吸引全歐洲年輕人才投入

    2024-06-11 13:15 / 作者 戴嘉芬
    台積電歐洲子公司ESMC總裁克伊區與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Gunnar C. Thomas參與論壇並發表演講。圖為Gunnar C. Thomas。貿協提供
    由經濟部國貿署、外貿協會及SEMI共同主辦的「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於10日在柏林知名古蹟Hotel de Rome盛大開幕。台積電歐洲子公司ESMC總裁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與台積電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法務總顧問Mr. Gunnar C. Thomas陸續在會中發表演講。克伊區表示,ESMC接下來將加強建設德國本地的訓練基地,為供應鏈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吸引全歐洲的年輕人才投入。

    經濟部國貿署、外貿協會及SEMI共同主辦的「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於10日在柏林登場,與會人士在現場合影。貿協提供

    台積電去年8月宣布在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成立ESMC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台積電持股70%,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等歐洲半導體業者各入股10%。

    克伊區原本擔任博世德勒斯登晶圓廠廠長,在今年1月初轉換跑道,接任台積電歐洲子公司ESMC總裁,負責規劃新廠建置,該座特殊製程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第四季開始興建。

    克伊區以「ESMC在歐洲半導體生態系轉型升級的關鍵角色」為題進行說明,他表示,目前歐洲有許多科技新創公司出現,ESMC對於和新創公司合作推動28奈米生產具有高度興趣。

    克伊區認為,在工廠建設與生產的過程當中,台歐之間的合作不管是在意見交流,技術交流都會創造出無可限量的合作機會。而歐洲良好的新創環境,也會對於ESMC的運作產生助益,如此更可有效鼓勵產官學間進行以專業為基礎的直接合作。

    克伊區提到,德國政府對於加強ESMC的投資越來越有興趣,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資源與水、電等工業生產的基礎建設持續投入。而ESMC接下來也會加強如何將德國本地的訓練基地建設起來,為供應鏈創造許多的就業機會,並吸引更多全歐洲的年輕人才投入。

    克伊區進一步指出,未來3至5年將有數百名台積電工程師進駐德勒斯登,ESMC同時也會有近2000名員工,將招聘大量的德國、歐洲人才,希望結合台灣技術優勢,以及德國工作效率和紀律嚴謹等特質,打造卓越的世界級團隊。

    克伊區表示,在歐洲晶片法推動下,台積電赴德國設廠,除提高歐洲半導體製造全球市占率,未來台積電德國廠每年將生產約48萬片12吋晶圓,同時規劃產學合作,提供博士生經過驗證的環境、以及開放創新平台,協助學生取得半導體產業相關學位。

    基礎建設方面,克伊區表示,德勒斯登正在建設專用的供水系統,從易北河(Elbe River)取用半導體製造所需的用水,並透過循環技術,區別晶圓製造與民生的用水;新設的電力供應系統也將增加當地電網的可靠度,台積電和其他晶片製造商皆能同時受惠。

    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Mr. Gunnar C. Thomas以「台歐合作建構半導體生態鏈的韌性」為題,強調台積電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非常緊密,而且在德勒斯登已有非常值得信賴的夥伴,可將研發與生產和當地客戶與歐盟其他客戶之間進行串聯。

    Thomas強調,台積電並不會與客戶產生競爭關係,台積電的成功是來自於客戶的信任。台積電在工業生產體系中與供應鏈業者間的穩固合作已是一個長期營運的體系。台積電在各個參與者之間都有緊密的溝通管道,儘管他們可能在本地沒有工廠,但還是可以順暢的運送原料。他也指出,台積電與學界之間的合作也非常緊密,而實習體系的建立讓台歐的學生都可以就學期間直接將生產與學術應用同時進行。

    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Gunnar C. Thomas在台歐半導體論壇發表演講。貿協提供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及供應鏈管理」為題,介紹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要角。他主持的panel discussion中,專家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包括:台灣與歐盟應加強在半導體研發、人才培育及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合作,以及應積極參與歐洲的半導體產業政策,提升台灣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台灣更可與歐盟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化,以提升台歐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影響力。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