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席捲全世界,各國為了防疫和治療積極獲取醫療防護用品,且外送需求上升也增加了塑膠產品的用量,造成醫療等領域的塑膠垃圾量大增,傷害生態環境。如鳥類被口罩的繩帶困住,或是魚類被困在醫療塑膠手套中死亡,動物們的幼崽也可能因吞下醫療垃圾而死。隨著疫情已延續超過一年,醫療用品等垃圾的環境汙染數據也隨之出爐,有研究指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全球每天約產生176萬噸塑膠垃圾、全世界每月要使用1290億個口罩和650億個手套。相關案例和數據顯示,疫情下遽增的醫療防護等塑膠垃圾,已成為明顯的生態威脅。
新冠肺炎疫情不只危及全人類生命,人類在疫情下製造的大量塑膠垃圾,也正傷害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一份發表在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COVID-19 大流行對塑膠使用和管理的影響〉(COVID-19 Pandemic Repercussions on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Plastics)指出,從去年4月疫情爆發起,全球每月要使用1290億個口罩和650億個手套,相當於每分鐘要使用300萬個口罩,而其中大部分設計為一次性使用。且隨著疫情持續,世界對個人防護設備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的需求也並未減弱,各國更竭盡全力用降低價格等方式,讓其公民更容易獲得口罩,造成防護物品變得越來越普遍、價格越來越低,垃圾量也越來越多。
另一份研究報告〈COVID污染:COVID-19大流行對全球塑膠垃圾足跡的影響〉(COVID pollution: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global plastic waste footprint)則稱,全球從去年起每天約有34億個口罩或面罩被丟棄;亞洲每天約丟棄18億個口罩,為全球丟棄量最高地區,中國更每天丟棄近7.02億個口罩。而據《環境進步》(Environmental Advances)期刊的一份研究,一個口罩每天可向海洋釋放多達17.3萬根微纖維。
除了數量巨大,口罩等防疫用品和塑膠廢棄物,也難以回收處理。如大多數城市的市政系統中,口罩、手套和濕紙巾都是不可回收物,其中口罩包含紙和聚丙烯、聚酯混合物,此類材料無法被分離成純單一材料回收,且它們也因體積太小,會導致回收機械故障。同時,疫情也打斷了回收工作,如美國在疫情下因市政預算削減,導致該國在疫情期間,約有1/3的回收公司都部分或完全關閉。
據非營利組織「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於2020年夏季起、針對全球海灘清理志願者的調查,其約拾獲多達10萬7219件個人防護裝備垃圾;在受調查的志願者中,94%的人稱經常在他們的社區,看到口罩、手套和其他個人防護垃圾;一半的人表示,他們每天都會看到個人防護垃圾;40%表示他們會在溪流、河流和海洋中看到個人防護垃圾。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研究也指出,在疫情時期,許多面罩、手術手套、防濺服裝和其他被拋棄的PPE物品常在海邊、河流累積,表明醫療塑料的廣泛使用,和不良處置做法,正成為海洋的主要汙染源之一。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 Naturalis生物多樣性中心和生物學研究所(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er and Institute of Biology)的生物學家 Auke-Florian Hiemstra和Liselotte Rambonnet,則領導荷蘭科學家團隊在Google搜尋引擎、Facebook、推特(Twitter) 和 Instagram等社群網站上,搜索有標記「垃圾」、「Covid」、「口罩」、「PPE」、「糾纏」、「誘捕」、「鳥巢」等詞組的圖像和貼文。結果顯示,各地的救援中心或獸醫等共報告了28次目擊動物受困或攝入PPE的事件。相關事件包括鳥類將PPE垃圾編織到巢穴中、巴西的麥哲倫企鵝和馬來西亞的長尾獼猴,分別被發現吃下了口罩和正在咀嚼口罩、荷蘭的一隻蝙蝠和一隻刺猬,和加拿大的黑脊海鷗,都被發現遭口罩纏住,菲律賓海域也發現有口罩纏在珊瑚礁上。一個知名的案例,則是2020年8月,有荷蘭的科學愛好者在萊頓(Leiden)的運河中,發現一隻河鱸被卡在醫用橡膠手套中而死。
另有研究指出,疫情下的封鎖措施,雖然降低了人對環境的干擾,卻反而使外來入侵物種受益,甚至疫情也減少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和保護區的執法工作,其可能導致非法殺害野生動物的行為突然增加。此外,疫情期間陷入經濟困難的低收入國家,也可能出現自然資源開採增加現象,或刺激人們非法販賣野生動物。而部分嚴重依賴人類進食或覓食的物種,如猴子、海鷗和老鼠,其食物來源也可能在疫情期間中斷。
為應對疫情下遽增的垃圾,聯合國環境署(UNEP)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已在今年4月6日,發布處理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立法指南,其提出4種政策和法規途徑供各國參考,包括:
對一次性塑料產品的禁令和限制(直接禁止其生產、分銷或使用)是各政府使用最廣泛、最成功的法律機制之一。如馬紹爾群島於2016年,禁止進口、製造、銷售或分銷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杯子和盤子,和塑膠購物袋,同時推廣再生紙袋和可重複使用的袋子;馬紹爾群島的政策,已被推廣為世界各地應效仿的模範之一。
政府可以透過徵稅,阻擋一次性塑料的生產或使用,或提供稅收減免、補貼和其他財政獎勵措施,來鼓勵一次性塑料產品的替代品。如葡萄牙在2015 年,對特定尺寸塑膠袋生產商徵收每袋0.1歐元(約新台幣3.3元)的稅;4個月後,葡國塑膠袋的消費量下降了74%。
丹麥則在1999年引入包裝稅費,不同的塑料包裝材料適用不同的稅率,而再生塑料的稅率最低。在丹麥對手提袋徵稅後,該國使用的紙和塑料估計約減少了70%。
可藉制定產品標準、認證和標籤,教育公眾了解塑料對環境的影響,和塑料生產、使用時對健康和安全危害。如美國的包裝製造商和供應商,必須向其購買者提供合規證書,說明他們的包裝沒超過規定的重金屬濃度。歐盟則制定了包裝的製造和成分規則,其要求必須以安全、可持續的方式,設計和生產包裝,以限制有害塑料的生產和使用。
環境政策工具如「延伸生產者責任」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計畫,能推動製造商對其一次性塑料產品的回收、重複使用過程負起責任。如芬蘭的EPR計劃,將所有產品包裝商,或已包裝產品的進口商,都視為包裝生產商,它們依法需對進入市場的塑料包裝廢棄物,建立回收系統。而在2016年,芬蘭的寶特瓶原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率,高達92%。
最後,在個人方面,《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建議,人們可採不要亂扔垃圾、盡可能戴可洗的布口罩,和將用過的PPE裝入塑膠袋密封,並丟進垃圾桶等方式,避免防護垃圾流向野外。
李昀蓁
2020年在全球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只奪去眾多人類生命,人類為防疫所製造的個人防護用品等塑膠垃圾,也正在傷害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
陳玠婷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是地球上一花一草都值得保存,尤其是瀕臨滅絕的物種更具保種迫切性。」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副處長朱木生曾這麼說過。
蔣佩庭
「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星期三猴子去爬山。」你對台灣獼猴的印象是什麼呢?是「猴比人精」的恐懼嗎?還是敬而遠之的害怕呢?《台灣獼猴吱吱黨》發言人兼《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想告訴大家,獼猴其實很可愛。
李英婷
「草鴞是台灣有紀錄的12種貓頭鷹中,唯一在地面築巢的草生性猛禽。世界各國對草鴞野外生態紀錄幾乎一片空白,科學家至今也無法破解牠的行為,是極為珍貴、神秘難尋的生態物種。台灣西南部的熱帶草原是牠的家園,但由於距離人類生活圈太近,經常陷入鳥網陷阱,如今只剩下不到50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