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調查2-消費】年輕人並非都是月光族 經濟越稀缺的人越追逐「精緻窮」
2024-12-10 08:05
年輕世代雖然經濟稀缺感較高,但有不少人仍追求物質生活。廖瑞祥攝
為了解台灣青年的想法,了解所遇到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將分成兩週深入解析報導。本週第一部分是檢視台灣青年(18歲至40歲)之價值觀與生活觀,全面探討台灣青年的人生追求、消費觀念、職場期望。本篇是探討青年的消費觀念,了解青年的理財方式及消費習慣,以及這些行為背後的深層問題。
常有人批評台灣的年輕人存不到錢,是沒有良好理財習慣,
《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共同委託皮爾森數據所做的「青年生活調查」,打破年輕人「月光族」的刻板印象,逾半數有持續存款等理財方式為未來做規劃,不過,另一個現象是,儘管所得收入少,有約3成年輕人經濟稀缺心理偏高,但花錢還是不手軟,過著「精緻窮」生活。從調查來看,
18至40歲的青年受訪者,持續投入的理財方式,以台幣存款(62.6%)最多,其次是股票(41.8%)及保險(36.2%)。從年齡層來看,18至24歲雖然收入較低,但也有55.7%受訪者有儲蓄,並隨著年齡增長,有儲蓄的比例也跟著增加,25至29歲是62%,30至40歲達到66.2%。不過,其他的理財投資的標的比例來看,30歲以下,除了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其他如股票、保險及儲蓄險等,25至29歲民眾與18至24歲民眾相比,投入比例並未因年齡較長有所提升。
根據主計總處的2023年國人平均所得是70.9萬元,但青年族群所得仍偏低,30歲以下的平均收入是54.6萬元,30至34歲為69.7萬元,都低於國人平均所得,直到35至39歲的78.9萬元才超過國人平均。
年輕人要理財投資 資本夠不夠是關鍵皮爾森數據表示,若結合可支配所得的資訊交叉比對,可以發現現代青年並非不懂得投資,而是相對受到資本的限制,當25至35歲可支配所得顯著提升,在股票與保險兩大標的的投入程度呈現平緩的上升趨勢,直到約35歲左右,才跟上可支配所得提升的趨勢,這反映青年在「投資資本」 需要累積一段時間後,才進而開始逐步學習並投入「投資理財」。
從調查來看,青年平均所得偏低,也反映在他們對生活所需的焦慮。有5成3是同意或非常同意「我經常感到沒有足夠的金錢」,約有3成1是認同「我只專注於眼前需要的開銷,而不是未來可能的支出」、「基於我的財務狀況,我只能勉強應付當下的生活」,甚至約有3成認為「我經常沒有足夠的金錢來支付必要開銷」。這樣的情況也造成青年出現把注意力花在有錢,或是有錢能夠辦得到的事情上面的「經濟稀缺心理」(Scarcity Mindset)。
此次調查雖有3成受訪者屬於經濟稀缺心理偏高者,但問到青年人是否經常在日常消費(如交通、飲食)上,選擇享受便利或犒賞自己?有4成3表示同意。進一步交叉分析可支配所得,除了支配所得最高的族群(每月所得4.3萬以上),所得在2.6萬至3.3萬元的族群,雖然經濟能力中等,自認不足以進行長遠金錢規劃,也有較高的「享受便利/犒賞自己」的行為模式。
這樣的模式就是這幾年被廣泛討論的「精緻窮」,即使收入不高或入不敷出,仍然想展現精緻生活。
從聯徵中心的統計數據來看,近幾年30歲以下的「新增個人信貸總人數」和「新增個人信貸總金額」都是逐年升高,2013年新增的30歲以下年輕人個人信貸是14.9萬人,10年後新增的年輕族群個人信貸人數為22.5萬人,總貸款金額也從370.6億元大幅增加到991.4億元,每人平均所揹貸款從25萬增加到44.1萬元。
精緻窮特質:錢不是不見 是變成我喜歡的樣子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就分析追求「精緻窮」的幾個特質。一是「品牌迷失」沒有錢也要買奢侈品;二是「儲蓄不重要」及時行樂比較重要;三是買東西的時候,不看價錢,「喜歡就買」;四是「花錢買時間」用金錢換取便利;五是開心或難過,都會花錢,「快樂比存錢重要」;六是錢不是不見,「只是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不過,從事保險業、23歲小熙對於「精緻窮」的定義不以為然,「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很多大人卻喜歡用自己的標準來定義」。她認為,搭多元計程車或搭公車「我會毫不考慮選擇前者」,時間比金錢更重要,精神洋溢面對客戶也比身體疲累的樣貌,容易得到客戶的認可,「這也是在投資自己。」小熙這麼強調。
精緻窮一種現象是會為追求便利,搭小黃而不搭公車。示意圖,陳品佑攝
此次調查也問到,
是否認為透過打扮或消費等方式來包裝自我外在形象,對生活(如職場或社交圈)有決定性影響?有43.3%偏同意。交叉比對發現,影響「外在形象包裝」的關鍵因子,與「享受便利/犒賞自己」不同,並非經濟稀缺心理,而是錯失恐懼心理(FOMO,Fear of Missing Out),尤其是越傾向認為外在形象包裝對生活有決定性影響,越加同意透過打扮或消費等方式包裝自我外在形象。
年輕人廣泛使用社群媒體,對於成功的既定形象、維護自尊、社會期望和壓力,有不同以往的定義。八年級生Minji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在自己喜歡的狀態裡,會比較開心。」在Threads、Instagram上面得到很多人讚美,在朋友間也會更受歡迎,但她也承認「這種炫耀的生活就好像一個開始鈕的按鍵,按下去啟動後就停不下來,回不去了。」
萬事達卡今年(2024)7月公布的「台灣民眾消費行為趨勢調查」,就可以發現與此調查相呼應的情況,雖然65%受訪者預期薪資調幅追不上通膨,卻仍普遍願意在運動、休閒娛樂、美容上消費,並投資自己的外貌、體態以及健康。其中有超過6成民眾曾在美容、保養彩妝領域消費,每季平均消費額達3764元,尤其是年輕族群普遍比中高齡族群更敢花!40歲以下族群每年在醫美領域的平均消費金額,是41歲以上中高齡族群的1.5倍。
未來不確定高 追逐當前的享樂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戴伯芬分析「精緻窮」興起有四個原因。一是現在的年輕世代屬於優渥世代,跟過去相比,父母經濟條件較好,衣食無虞,因此對物質慾望的需求,就會相對不同世代較高。二是媒體及社區的推波助瀾,年輕世代離不開手機,網路購物及消費平台方便,訊息隨手可得,過去接觸奢侈品的管道路徑只有實體百貨商場,現在網路唾手可得。
戴伯芬說,第三個原因是年輕世代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房價很高,過去世代只要努力工作可以擁有自己的家,現在的年輕世代不要說買房,甚至懷疑結婚養得起小孩嗎?過去循規蹈矩、好好工作就能成家立業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那就乾脆對自己好一點,追逐個人主義的享樂,給自己過得比較好,「這是大環境、大社會的壓力,給現在年輕世代的移轉作用。」
第四個原因是社群發達,年輕世代很在乎同儕的影響力,不想要有相對被矮化的自卑感。但是,過度追求物慾,不只產生經濟問題,從心理層面來看,當個人無法做到時「會否定自己」,因為消費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匱乏感,產生很大的精神壓力。
讀北部某大學資訊研究所的劉同學說,他爺爺很有錢,但鞋子是穿了又補,出門都是穿個內衣再搭個襯衫,一輩子也沒有出過國、好好享樂,結果呢,爺爺過世後,就只剩下幾間房子、幾筆土地,還有那些爭產的子女,「很多人在罵年輕人是過著『精緻窮』生活,但是難道『寒酸富』才是對的嗎?」
戴伯芬說,相較於舊世代,努力賺錢不會花錢,成了守財奴也是問題,新世代知道怎麼生活,生活面向也比較多元,如果能夠賺錢的額度內去花費,精緻沒有什麼不好,賺錢就是要花,問題是怎麼花、不要過度消費,現況是年輕世代負債比例非常高,當還不出債務,慾望又不能滿足,無法承受消費比較的同儕壓力,就會成為社會問題,這也是年輕世代精神疾病比例很高,自殺率相對高的原因之一。網路雖然發達,但可以接觸的世界還是有限,學者建議青年壯遊,眼界會開闊。陳品佑攝
網路無遠弗屆,很多年輕世代以為透過虛擬網路就可以連接全世界,戴伯芬提醒「網路可以看到只是一部分的世界樣貌」,她建議年輕世代離開自己的舒適圈,離開自己的生活網絡,離開虛擬網路世界,才會發現社群間大家討論的事務,沒有自己想像的重要。
「讓自己壯遊是最好的方式!」戴伯芬建議年輕人可以積極參與各式各樣的志工團,到世界各地真正去接觸不同的人是怎麼生活,讓自己的眼界更開闊,才知道過去從網路看到的世界,只是一小部分,當不再侷限於同溫層,對未來人生規畫也會有更正向的想法與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