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屆滿週年,不僅逾千萬烏克蘭人為了保命逃往國外,俄羅斯也有大批國民外移。據統計,過去一年來,離開俄國的國民在50萬至100萬人之間,若戰爭曠日持久,或普丁政府再度拉伕上戰場,放棄一切離開家鄉的人將有增無減。
《華盛頓郵報》報導,俄烏戰爭造成的俄國人大舉出走,可說是繼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近代史上第三次人口大外移。離開的民眾有些是長期反對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獨裁統治,開戰只是導火線;也有些是因為外國制裁重創俄國經濟,出國尋求更高收入。去年10月普丁下令徵召男丁打仗,又讓更多人外逃。
報導指出,第三次人口大外移將形塑俄羅斯的未來,而且可能還處於初期階段。由於戰爭還看不到盡頭,隨著經濟情勢一再惡化,加上普丁隨時可能再下令拉伕,將促使更多人離境,遷居其他國家。
俄國民眾外移的目的地,除了只要身分證就能入境的亞美尼亞、哈薩克之外,還有需要簽證的芬蘭、波羅的海三國及其他歐洲國家。還有人走得更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色列、泰國、阿根廷過去一年來都有俄國人湧入。甚至有兩名住在遠東地區的俄國人駕小船逃到美國阿拉斯加。
人口外移為俄國帶來的損失難以估計。根據俄國通訊部公布,2022年10%的資訊業人才離境後未再返國。
俄國國會正討論一項吸引人才回國的方案,同時也在討論是否要懲罰外移的國民,將他們在俄國境內的財產充公。普丁痛批出走的國民是「人渣」,還說人民大出走會導致國家遭到「人口清洗」,即使部份人民離開不是因為反對他,而是為了經濟因素。
由於普丁政府嚴厲打壓異議人士,並立法懲罰批評戰爭的國民,已寥寥無幾的反對派政治人物都面臨抉擇:留下來等著坐牢,或流亡海外。大多數異議人士與針砭政府的記者選擇流亡,目前主要散居柏林、立陶宛、拉脫維亞與喬治亞等地。
俄國人大舉外移,也在其他國家掀起波瀾。西方國家大多歡迎烏克蘭難民,對俄國人則抱持戒慎心理,因為不知他們是敵是友。有些國家乾脆對俄國人實施入境限制,或拒絕批准新申請的簽證。這也讓原本已在這些國家的俄國留學生備感驚恐。
至於哈薩克與吉爾吉斯,則是長期人口外移到俄羅斯的國家,如今卻面臨俄國人湧入。除了房價因而大漲,引發當地人民不滿,也導致這些前蘇聯國家與俄羅斯之間關係緊張。
俄羅斯歷史學家艾德曼(Tamara Eidelman)已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後移居葡萄牙。她表示,這波大流徙對俄羅斯是「可怕的打擊」,因為可能為國家帶來改變的力量正不斷流失。
如同第一次、第二次的俄國人大外移,這一波因俄烏戰爭導致的大流徙也一樣會是永久性的,離開的人大多不會再返國。
艾德曼說,戰爭持續越久,造成的傷痕越深。「(在國外)每多住一個月,人們就會越習慣那個國家。」她說,「他們會在那裡找到工作,孩子會開始上學,開始說當地的語言。」
「戰爭打得越久,這個國家的獨裁統治就會持續越久,回來的人民也就越少。」
不過與過去兩次大流徙不同的是,如今科技可讓海外的俄國人與自己的過往維持連結。位在華府的美俄基金會(U.S. Russia Foundation)總裁羅揚斯基(Matthew Rojansky)就說,海外俄國人可以成為未來「更好、更自由、更現代化的俄羅斯相關技能人才庫」。
不過,當前的人口外移仍然傳達了明確的訊息。羅揚斯基說:「這些人是用腳投票。是普丁政權的所作所為促使他們離鄉背井。」
陳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