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古道石洞吊橋。(圖片提供/雪羊)
1、山難發生可能是眾多因素導致,也可能只是無法預測的純粹意外。山下的人要怎麼推測都可以,但最知道來龍去脈的永遠是事發隊伍本身。因此,我認爲在聽到第一人稱敘述事件經過之前(假如還有機會聽的話),就先加諸揣測並歸咎,並不是一件妥當的事。
2、承上,記者以「墜亡內幕」為標題報導,不是很恰當,因為隊伍還沒下山(山難地點出來要三天),又訪不到,怎麼會有這麼十足的把握呢?
3、八通關古道並非荒廢路線,甚至是少數由於開放山林政策使然,玉管處解禁而活絡的冷門路線之一,今年的隊伍數量相較往年多非常多。路況是荒僻了點,但絕對不到報導中描述的「連資深山友都不太敢通行」這個等級。
說到連資深山友都不敢走的話,那就是土葛崩壁本身了,那是八通關古道舊路,幾乎無法通行,因為我在2019年有親眼去看過,要通行就是賭命,教學隊伍應該沒那個膽做這個決定。要是是真的,那只能說這位老師或領隊非常失職,甚至瀆職。
今日土葛崩壁有穩定的低繞路可以通行,比舊路安全非常多,但需要大約1.5小時的時間,我走過的心得是「超級厭世啊啊啊!!」這樣。不過就算較為安全,土葛崩壁低繞路依然有許多危險路段,失足也可以成千古恨的,意外在這個區間發生是個較為合理的推測。
4、反過來說,八通關才是貨真價實的「資深山友樂園」,因為武漢肺炎導致登山熱潮大爆發的關係,所有百岳路線、簡單路線、網美路線都人滿為患,唯有這些冷門的地方能逃避人群,所以資深山友只要有時間,就會開始往這種沒鄉民的地方渡假喔!然後還是變成資深山友菜市場了……
5. 正因它是資深山友樂園,所以是「新手勿近」無誤。報導中引述舅舅所說的「外甥以前根本沒有登山經驗」應當屬實,畢竟是自己的家人。這也是這起山難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應當質疑校方的最大著力點:「這個登山課程前,有無就路線難度給予學生正確且足夠的登山訓練?如果沒有,將是嚴重失職。」
6、據舅舅在報導裡描述的校方行前教育,是不足以讓學生直接面對八通關古道全段這樣的中階路線的。如果屬實,那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遺憾,這只能等帶隊老師與同學下山說明才能知曉了。
7、沒有任何人一生下來就會爬山的,爬山是練出來的,經驗堆積起來的。所以不要再覺得「原住民都很會爬山」了,這只是一種「你長得高所以你一定很會打籃球齁?」的刻板印象,該討論的終究是面對這樣的行程,學生到底有無接受充分的訓練?
八通關古道史蹟,故花蓮港廳巡查部長戰死紀念碑。(圖片來源/雪羊)
8、學校、老師舉辦登山課程、山野教育一定有風險,且都要為學生的生命安全負一定責任,這也是為什麼少有學校願意舉辦這類課程的原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薪水又不會變多。
在登山運動蓬勃發展的今日,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台灣的登山活動必然會維持一定熱度,登山教育又是登山安全的治本之道,因此政府應該想的是如何制訂完善的機制鼓勵、建立教師正確的登山觀念,並媒合所需的資源給有心想辦理登山教育的學校與老師,才有可能讓登山教育從小紮根。否則,這起山難大概又讓一些原本想嘗試登山教育的老師人心惶惶了。
9、相對的,只要老師本身是懂爬山、有相當登山經驗,並且在登山課程前有給予學生正確且足夠的登山教育訓練,行程安排妥當、有做好風險管理,並安排適當人力與醫護隨行的話,萬一學生還是在山裡發生意外身故,政府、教育單位應當全力給予教師輿論上、法理上、制度上的支持,保護老師。這樣一來,才能兼顧學生安全和老師的教學熱忱與生涯。如果老師無登山經驗卻很有熱情,聘請專業登山講師訓練或帶領學生也有相同效果。
畢竟沒有一個有心帶學生上山並承擔風險的老師,會願意看著自己的學生發生意外走掉,自己都遭到嚴重打擊了,家長和輿論卻也同時苛責的話,那將會徹底熄滅他的教學靈魂,折損一位願意從事登山教育的老師。
10. 順帶一提,就算聘請了專業嚮導,把沒有經過相當登山訓練與經驗累積的學生,一次拉到中階甚至高難度路線,是風險非常高的事,不是不行,而是老師自己要知道這是在跟自己的教學生涯賭博,平安成英雄、出事變狗熊。因為有種東西叫「走路技巧」與「過地形技巧」,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也是嚮導無法代勞的地方,是新手直接跳級進階路線最常發生危險的環節。
11. 相對的,第9項裡面只要有任何一項沒有做好,那麼人為疏失的成分就比較大,老師將難辭其咎,應當負起相對的責任。這些點也是每一個登山教育隊伍發生意外時,我們都該檢視的地方,而不是揣測,或者怪罪路線太難、太原始。
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太難的路線,只有路線適不適合自己而已。
總之,在隊伍還沒下山、無法得知山難第一手資訊之前,我們都讓子彈飛一下會比較好。這則新聞的出現,很明顯是因為屏東大學的公關管理出了大問題:沒有安撫心碎的家屬。這點沒做好,人家當然悲憤交加,我覺得舅舅今天會出來控訴學校是很合理的事。
但媒體的報導和我們的評論,就可以不用帶這麼多的情緒,先從上面提過的幾個可以釐清責任的點去蒐證、分析,才能得到最接近真相的答案:這起山難到底是純粹意外,又或者是個可以抽絲剝繭、一一咎責的人禍?也希望真相大白後,事件中的人們都能早日平復、走出傷痛了。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雪羊專欄|看不見的,才是真正的危險:雪山聖稜線鐵梯爭議
雪羊專欄|看南二段山難,想想「網路揪團」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