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美國3例禽流感都有「共通點」 疾管署增採檢項目、改通報定義

    2024-06-13 13:51 / 作者 胡順惠
    禽流感病毒人傳人風險低。取自Unsplash
    美國3月爆發全球第一起乳牛感染H5N1禽流感事件,當地通報個案共同症狀就是「結膜炎」;衛福部疾管署今(6/13)日宣布,經專家會議建議,決定自6月15日起修訂新型A型流感通報定義,新增「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急性結膜炎,且有禽流感A(H5N1)動物疫情接觸史」條件。

    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公布的3起病例來看,全數屬於牛傳人,並非人傳人,且前2個案例只有結膜炎等輕微症狀,而第3例還進一步出現咳嗽、改典型的急性呼吸道症狀。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美國個案共同症狀就是「結膜炎」,疾管署5月中邀請集農業部、食藥署及相關專家,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針對國內新型A型流感防治工作討論,最終決議採納專家建議修正病例定義。

    不過,曾淑慧仍強調,世界衛生組織針對新型A型流感評估,目前整體風險無顯著變化,各亞型禽流感病毒尚未具人際持續傳播能力,人傳人風險低。

    曾淑慧說,目前H5N1 2.3.4.4b頻繁於動物中檢出,人類病例相對較少,近年案例均有感染動物或汙染環境接觸史,顯示前述暴露者風險較高,呼籲各國採取必要預防措施,並持續密切監測。

    疾管署指出,此次修訂新型A型流感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於臨床條件增列急性結膜炎,流行病學條件增加10日內有禽流感A(H5N1)動物疫情接觸史者,另通報定義新增「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急性結膜炎,且有禽流感A(H5N1)動物疫情接觸史」者;此外,採檢項目增加「結膜擦拭液」,適用於有急性結膜炎症狀者。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看診時確實詢問與紀錄個案之TOCC(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是否群聚),針對符合通報定義個案進行採檢及通報。

    疾管署提醒,民眾切勿飲用未經殺菌之生乳,禽畜相關業者於工作時應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曾經接觸確定罹患禽流感之動物,且於最後一次暴露後10日內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如發燒38度℃以上、咳嗽等)或急性結膜炎,請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動物疫情接觸史。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