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還要控制血糖乖乖是個大難題。廖瑞祥攝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約有2百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40歲以上糖友近7成都有BMI過重及肥胖問題,代表肥胖與糖尿病密不可分;究竟日常該怎麼吃才能讓「血糖」乖乖?有診所推出最新型「食物健檢」,透過血糖數據轉化,抓出讓個人血糖飆升的食物,對症精準制定飲食計畫,讓人放膽吃,快樂兼顧血糖。
現在人工作高壓高工時,三餐也只能在外簡單解決,不過若被檢測出糖尿病後,「血糖控制」就是外食族的第一道難題,究竟外食該如何選擇,不同醫師也常有不同觀點,主要就是跟每個人身體對血糖反應不一,不同人吃同樣食物對血糖影響都不同。
開業診所執行長王嗣復表示,運用連續式血糖監測儀來記錄且分析飲食對於個人的代謝反應,包含適合吃什麼、什麼時候吃、能夠吃多少,最適用的是減重族群、代謝症候群前期患者、剛被醫師警告再不控制飲食就會得糖尿病的人。
王嗣復指出,該服務的核心是將患者裝配連續血糖檢測的過程變成「對食物的健檢」,因此在裝機前需要大約 40 分鐘的測試項目溝通、諮詢與共識的過程,完成諮詢後,患者會知道自己的測試計畫、要吃哪些食物等個人代謝資訊。
據了解,此項服務為自費項目,沒有健保給付,單純代謝檢測約7至14天,費用落在8千元左右,搭配營養師諮詢大約8至12週,頻率約是每兩週回診一次。
透過食物健檢能精準抓出個人血糖飆升地雷。診所提供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陳代謝科科主任林樹福表示,其實這就是將血糖機結合營養師諮詢,血糖機這幾年越來越多人使用,因為以往血糖監測只能偵測當下血糖狀況,如果把針頭埋到皮下就能連續偵測,看不同飲食的升糖狀況,對血糖患者很適用,不需重複扎針。
林樹福說,血糖機搭配營養師給予飲食指導,對於血糖控制有一定效果,不過要控制血糖還是要靠自己,提醒有民眾三餐定時定量、三餐均衡是基本概念,不建議一天只吃一、兩餐,飲食內容也能用糙米、燕麥等天然食物當成主食,掌握大原則飲食基本就不需過多擔心。
其實高血糖最怕最後演變到洗腎,據統計,台灣洗腎的患者有47%與糖尿病有關;恩主公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友蓮也提醒,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因而損壞腎功能,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但隨疾病進展,腎臟受損愈來愈嚴重,可能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腎功能受損等,當疾病進展到晚期就需要洗腎,透過機器協助清除體內堆積的代謝廢物與過多水分。
蔡友蓮建議,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檢查腎功能、控制血壓和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抽菸、喝酒都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方法;已出現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需及早治療,並定期追蹤、調整飲食,維護腎臟健康才能減少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