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路媒體Buzzfeed宣布裁員15%並關閉新聞部門。彭博新聞
近一個月來,美國重量級網路新聞媒體BuzzFeed News、Vice News紛紛傳出停業與出售的消息。媒體產業的學者指出,拚流量、養網路社群,爭取廣告的網路新聞模式顯然走到盡頭。在超低利率環境結束後,這些靠創投業燒錢的新聞網站就紛紛撐不下去。
哥倫比亞大學托厄數位新聞媒體中心(Tow Center)主任貝爾(Emily Bell)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說:「這是許多因素造成的結果……但是就整體而言,社群網站平台不是你能打造商業模式的地方。」
貝爾指出,不只是臉書、Google這樣的平台商經常更換演算法,讓你的流量瞬間歸零,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平台商會直接搶走你的廣告金流。她說:「他們收你的錢,然後搶走你的流量,因為他們比你更清楚流量的來源,也會因為你為這些流量付出多少錢,知道這些流量的價值。」
BuzzFeed以「條列式新聞」起家,就是「穿得最像窗簾的25位名流」這種內容農場標題的開山始祖。而在長期獲得創投資金,股票上市的過程中,BuzzFeed更具野心開拓「正規」新聞內容,其關於新疆強制勞動營的深入調查報導,還讓該網站奪得普立茲新聞獎。4月20日,在股票價格重挫逾90%後,Buzzfeed宣布大舉裁員,並表示關閉新聞業務BuzzFeed News。
另一家以親臨第一線報導,從不避諱爭議題材的Vice News,也正面臨生死關頭。在資遣上百人之後,《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該公司正在商討價值4億美元的出售案,以避免破產清算的命運。這項出售案將使得媒體大亨梅鐸(James Murdoch)、TPG集團等Vice News的先期投資人股權價值歸零,而比起該集團2017年創下的57億美元市值高峰,也衰退93%。
此外,被視為「部落客新聞網」開創始祖的高客網(Gawker),也在2021年「重啟」之後,在今年2月宣布關閉。另一家網路媒體巨頭內幕集團(Insider)今年稍早也宣布大舉裁員,以保住公司營運。
貝爾說:「很顯然靠創投資金發展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這個模式也回不來了。因為利率升高,你投資在Vice的錢,收益絕對無法比上其他的事業。被創投業者勒住脖子是很艱難的處境,因為他們並不承諾永續經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