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經濟成長困境亟待政策破局 北京政府參謀們有何建議

    2023-07-13 14:40 / 作者 彭博新聞
    中國房地產不景氣,圖為2022年9月桂林市一個爛尾建案。路透社
    中國如何重振經濟的難題不乏權威專家出謀劃策。前任財政部長和多位政府顧問列出一長串財政和貨幣措施清單,寄望有效提振經濟成長。

    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和上周參加總理座談會的財政專家劉尚希、羅志恆,以及其他幾位與政府關係密切的經濟學家近日紛紛在會議及官方媒體上建言,內容包括增加財政赤字、進一步降息降準、放開房地產限貸限購、出台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居民和企業補貼等不一而足。

    當前中國多個層面的復甦面臨艱巨挑戰:房地產市場在短暫反彈後重陷疲軟、地方債務風險隱憂擴大、出口萎縮;青年失業率不斷創下新高,通貨緊縮逼近,企業和居民的信心受到打擊。政府高參們的建議能否轉化為行之有效的良藥,投資者拭目以待。

    增加預算赤字

    曾在2013年至2016年擔任中國財政部長的樓繼偉周日在《經濟日報》頭版發表文章稱,今年經濟增速料低於潛在成長率,不利於保持充分就業,有必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擴張的力度。他並在接受《中國日報》的採訪中表示,建議增加1.5-2萬億元人民幣財政赤字,主要是增加中央財政赤字。
    樓繼偉認為,中國財政赤字仍有增加空間。彭博新聞

    彭博計算發現,若按樓繼偉的提議增加預算赤字,將把中國赤字率最高提高到4.55%左右,較今年3%的水準大幅上漲。「如果經過科學分析認為短期財政政策需要擴張,就要及時增加財政赤字,使經濟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這種做法代價是最小的,不會影響財政可持續性,」樓繼偉寫道。

    除了增加中央赤字發行更多國債外,彭博上周並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高層考量在地方債務結存限額空間內,及時下達更多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拓展空間以幫助防範和化解高風險地區的債務風險。考慮到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進度較慢,市場普遍預期三季度地方債發行料將提速以助力穩成長。

    貨幣政策進一步發力

    儘管近期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對貨幣寬鬆有所掣肘,但通縮壓力的迫近再度引發進一步加大刺激力度的呼聲。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曾任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余永定在一個宏觀經濟論壇上表示,降息空間「相對較大」。

    《證券時報》亦引述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論壇上的發言稱,降息100個基點將為全國節省3.1萬億元融資成本,超過今年前五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總和,「是解決目前經濟循環不暢,成本高企的重要法寶。」
    劉元春指出,中國央行仍有降息與降準的空間。彭博新聞

    不少專家和市場人士亦預計中國央行今年可能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或通過窗口指導推動銀行向實體經濟發放更多貸款。《上海證券報》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說,中國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成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或再被重用,成為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發力點。

    提振房地產需求

    中國房地產市場再次陷入低迷,成為經濟復甦道路的主要障礙。中國央行剛剛宣布延長房地產金融支持政策,市場對樓市需求端的進一步刺激措施也呼聲高漲。

    樓繼偉在媒體採訪中建議,取消房地產限貸限購政策和對房價漲跌的限制,以幫助需求恢復;同時,可宣布未來適時徵收房地產稅,明確基礎扣除政策,在抑制炒房的同時保障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稅收優惠

    經歷了多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中國財政收入面臨較大壓力,進一步整體減稅降費的空間有限,未來政策或更具針對性。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在央行主管的《中國金融》雜誌發表文章稱,宜將減稅降費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效果,重在落實過往政策,並穩定宏觀稅負。

    符合中國發展戰略的行業仍有望享受更多稅收支持。彭博此前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中國政府正在考慮盡快推出針對先進製造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預計有望為相關受益企業減少數千億元稅負。有分析人士認為,後續可以期待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領域的企業在科技研發方面獲得更多稅收優惠。

    補貼企業和居民

    三年疫情令居民部門受到巨大衝擊,而為居民紓困的宏觀政策卻相對較少。不少業內人士提出以消費券形式提高居民購買力。羅志恆建議,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擴大消費的支出責任,根據分區域按比例承擔的原則,對東部、中部和西部及東北地區,中央地方的補貼比例各有不同。

    但他也同時指出,該方式不具備可持續性,且可能面臨地方財政困難的現實問題,因此中長期的改革仍是治本之策。

    改革方面,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稱,研究表明城市人口成長和消費需求擴大呈正向關係,建議突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並且加快農民市民化的進程,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此外亦有專家建議進一步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以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

    而在樓繼偉看來,最關鍵的政策抓手仍在於保市場主體,讓中小微企業正常運營,令其擴大和提供就業崗位是最重要的。他建議將增加的中央赤字大部分用於對中小微企業房租、水電、利息等階段性補貼,且根據企業經營狀況,財政補貼可以直接到賬。
    彭博新聞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