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前國防官員:中國擴張野心如同二戰時日本 美應展現海上實力強化威懾

    2024-06-19 10:08 / 作者 李寧怡
    2023年9月9日,美軍勃克級飛彈驅逐艦強生號穿越台海。美聯社
    中國近來在台海與南海均升高軍事侵擾行動,週一(6/17)甚至衝撞南沙群島仁愛暗沙執行補給任務的菲國船隻,導致菲律賓士兵受傷。美國前國防官員包士可撰文指出,美國應加強展現海上實力,保護台灣與菲律賓。

    中國宣稱擁有南海「九段線」以內海域的主權,相當於南海90%的海域,與台灣、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都有主權爭議;2016年海牙國際仲裁法院裁定中國的主張無效,但北京當局拒絕接受仲裁結果。

    曾任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科科長的包士可(Joseph Bosco)在《國會山莊報》撰文指出,中國對南海的非法主張,與二戰期間的大日本帝國宣稱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如出一轍。當時的日本皇軍空襲珍珠港時,也同時有日本戰機自台灣起飛,對菲律賓發動空襲。

    包士可警告,中國當前對南海積極主張擁有主權,其擴張主義的行徑已近似二戰時期強權的侵略,恐將引發區域戰爭,而且會迅速延燒為全球衝突。

    包士可強調,美國扮演的角色攸關台灣和菲律賓的命運。《台灣關係法》明定:「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然而在北京看來,這些條款似乎並不表示美國真心會出兵防衛台灣,因為美國自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時代以來,對此始終堅持「戰略模糊」原則。

    籲美國擺脫戰略模糊 批「豪豬戰略」太被動

    包士可呼籲,為避免中國誤判形勢,拜登政府應擺脫官方的戰略模糊立場,並加強對台灣供應高品質軍武,且公開說服北京:一旦中國對台灣實施封鎖或禁運,會立刻觸發美國與盟國介入,而且美國會立刻承認台灣獨立。

    包士可強調,防衛台灣不能只是被動進行,目前美國吹捧的「豪豬戰略」是假設中國成功入侵後再以壕溝、地雷防禦,這是遠遠不夠的。他主張,向台灣提供的武器,應該要在共軍遠未抵達台灣前就可攻擊對方;此外也必須發展出能達成上述目標的戰略。

    文中指出,台灣的地理形勢很可能遭圍困與封鎖,無法像烏克蘭一樣承受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一旦消耗戰發生,也會削弱西方的意志與耐力,美國必須宣布一套「為緩和情勢而升高情勢」的非核軍事準則,這是唯一能有效威懾中國的辦法。

    文中強調,必須讓北京明白,與美國開戰會為中國本身帶來可怕後果,且從根本上危及中共政權。包士可呼籲,現在就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穿越台灣海峽。美國上一次這麼做,是1995年爆發台海危機期間。

    針對菲律賓,美菲1951年已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且華府自2019年以來一再重申,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南海任何對菲律賓領土的攻擊。

    包士可:第七艦隊應重返蘇比克灣

    二戰結束後,美軍曾在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及克拉克空軍基地駐紮大批海空軍兵力,對韓戰與越戰發揮了重要的支援作用。但兩座基地1992年移交菲律賓武裝部隊後,中國就開始對菲律賓佔據的南沙群島島礁加強宣稱擁有主權。

    包士可指出,由於中國不斷對菲律賓施壓,美軍2012年在菲國邀請下,再次回到克拉克空軍基地。他呼籲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也應重返蘇比克灣,特別是讓配備全套先進武器的航空母艦出現在當地,如此可大幅強化在菲律賓的共同防禦力量,並增進美國維護整個區域穩定的能力。

    包士可說,如此一來還可發出有力的威懾訊息:就如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北約團結起來,協助烏克蘭抵抗一般,中國的侵略行為也在促使自由世界團結一致,共同對抗中國。

    包士可現任美國智庫「韓美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rean-American Studies)學者及「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顧問。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