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指台經歷「劇烈地緣政治情勢」 華府智庫跨大西洋訪團:烏克蘭勝利將對台灣有利

    2024-06-18 15:44 / 作者 歐芯萌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總統賴清德今(6/18)上午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訪團成員、大西洋理事會會長坎普(Frederick Kempe)致詞時,首恭喜賴清德就任台灣第16任總統,這樣的選舉結果,也證明了台灣強大且堅韌的民主精神。他認為,台灣正經歷劇烈的地緣政治情勢,烏克蘭的勝利將對台灣有利。

    坎普表示,賴清德的就職演說相當有智慧、且具有啟發性,特別是將台灣比喻成全球民主的燈塔,並提到「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與「四個堅持」,以及希望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和矽島的願景,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投資的方向。

    坎普說,去年11月,大西洋理事會率領由25位全球領導者組成的訪團來台訪問,並與前總統蔡英文見面。訪團對於台灣的創造力、韌性和活力留下深刻印象。大西洋理事會不僅從事研究,也積極採取行動,致力於拓展與台灣的關係,促進全球下一代領導人與台灣新一代領袖之交流。

    坎普回憶起1988年首次造訪台灣,當時他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曾訪問台灣第4任總統,也是台灣首任民選總統李登輝先生。在李前總統任內,台灣解除戒嚴並成功民主化。如今,台灣的民主更加成熟,經濟也更加繁榮。國內生產毛額(GDP)較當時成長7倍,科技也更加先進,台積電的成功也是最佳例證。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坎普表示,賴清德身為礦工之子,並具有醫學背景,深知努力及健康的重要。面對區域及全球性的挑戰,賴清德代表台灣人民,必須捍衛台灣現有的成就。他們非常感謝與台灣之間長久與深刻情誼,期盼能與台灣政府一起合作,共同形塑更美好的未來。

    坎普指出,拉脫維亞是1991年8月才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捷克也是1989年才踏上民主的道路。這些年輕的民主國家也都非常了解台灣現在的處境,並對台灣的民主表達支持。

    坎普強調,現今時代充滿挑戰,2024面臨的危機與威脅可能比1930年代更加嚴重。包括中國、俄羅斯、北韓及伊朗等國家逐漸結盟,在國防、工業及地緣政治方面緊密合作。今天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訪問北韓也提醒了這項事實。

    他說,面對這些挑戰,必須對未來保持樂觀,並展現共同面對挑戰的決心與韌性。他引用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中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灰色脅迫,也被視為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這是非常明智的說法。因為過去18個月以來,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不斷增長,必須共同嚇阻這些行為的發生。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坎普表示,他對美國及跨大西洋高階領導人,以及像台灣這樣重要安全夥伴的盟友,在中長期的前景保持樂觀,但對短期發展感到擔憂。他認為,台灣與烏克蘭的安全緊密相關。一個戰區的失敗會接連影響另一個戰區,烏克蘭的勝利將對台灣有利,不應該將兩者分開看待。

    坎普強調,賴清德領導的台灣,正經歷劇烈的地緣政治情勢。自他1988年首次訪台以來,即見證台灣民主不斷強化,相信未來也會持續下去。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危險,但隨著科技、醫療保健及民主的快速發展,相信透過共同努力,我們將能把握機會,克服危險。
    歐芯萌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