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國旗
經濟部統計處日前發布「台韓近年經貿發展比較分析」,報告臚列數項台灣近年經濟數據大勝韓國之處,包括經過18年苦苦追趕,台灣終於在2022年讓人均GDP超越韓國。不過,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台韓產業結構不同,台灣出口占GDP比重高達七成,如今全球景氣逆風,出口不振,去年GDP超車韓國的情勢,今年恐將被逆轉。
台灣自2005年之後,人均GDP就被韓國超車,經過多年努力,終在2022年以人均GDP 3萬2,811美元,超越南韓的3萬2,237美元。
2022年台韓人均GDP超越南韓。經濟部提供
吳大任表示,台韓經濟結構比較來看,首先,韓國國內經濟的量體還是比台灣大,韓國人口有5,000萬人,台灣只有2,300萬人。因而韓國國內市場規模,較有能力支持產業發展;但台灣本土市場規模相對小,只好向外發展,為在全球競爭市場發揮競爭力,表現較好的通常也是出口廠商。
其次,由於台廠不能只靠國內市場,必須面對全球市場競爭,台廠因此產生了最好的國際競爭力,長年耕耘之下,推升台灣出口占GDP比重升上七成。吳大任表示,關鍵就是出口在GDP比重「有點偏高了」。
成敗看出口 外需重摔讓台灣GDP蒙塵但「成也出口、敗也出口」,如今全球景氣反轉,台灣出口減幅超乎預期,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負的3.02%,為14年來新低,按美元計價的出口重摔了19.1%。吳大任說,正是因為出口占GDP比重過高,一旦全球經濟逆風,受到的傷害就比較大。
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3.02%。取自主計總處
相對於台灣,韓國出口占GDP比重只有不到五成,當全球景氣不佳,外在環境不好時,國內經濟反而可以做支撐,今年第1季的經濟表現就優於台灣。
據韓國央行4月25日公布,韓國第1季GDP季增0.3%,優於市場預期,也遠高於去年第4季衰退0.4%。若與去年同期相較,今年第1季韓國GDP則是成長0.8%,表現優於台灣。
再以中國為例,中國出口占GDP比重也只有二成,嚴格來說也非「出口導向」國家,故而如今全球景氣不佳、歐美需求低迷,中國只要讓國內經濟穩定復甦,今年經濟成長就能拚「保5」的原因之一。
吳大任表示,出口占比高,當全球景氣順風時,需求旺盛、台灣會受惠。例如2021年全球電子業市況好,許多廠商營收獲利都創高,當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破6」,達6.28%,創11年新高,當年出口也創新高。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也說,台灣經濟是靠出口創匯,依賴的是全球市場,內需規模不大,沒有能力靠國內市場取代國際市場,內需一直無法支撐台灣經濟,當全球市場不好時,你說用「擴大內需替代出口,這是自我安慰的話。」
換句話說,全球景氣順風時,台灣受惠很多。全球景氣反轉,台灣會到的傷害恐怕比韓國還嚴重。吳大任表示,如果出口持續不振,台灣去年人均GDP「終於贏韓國」的現象,恐怕曇花一現,很可能今年又被韓國超車趕上了。
近10年台灣出口成長力道優於南韓。經濟部提供
中韓FTA真的失靈了嗎?此外,日前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中韓兩國在2015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八年間發生三大變化,韓國與中國貿易從順差變逆差,去年台灣人均GDP小贏韓國,三星獲利急降被台積電打趴;昔日台灣人非常祟拜韓國,如今韓媒反而羡慕台灣,中韓FTA從糖衣變毒藥。
但吳大任說,FTA隱涵的另一層意義是更自由的貿易、更激烈的競爭,例如韓國就要面對中國產業不斷崛起的挑戰,十年之後,韓國部份產業就被中國大陸取代;但競爭的目的是迫使企業持續進步。
再者,過去疫情時間,全球供應鏈都受很大衝擊,但台灣運氣很好,2020年國內疫情沒很嚴重,2021年也控制不錯,2022年開始增加,但確診與死亡集中雙北,而台灣製造業集中桃園以南,疫情比較沒問題。
相對於台灣疫情平穩,韓國卻疫情嚴重,中國受創也深,加上動態清零政策,供應鏈受到很大衝擊。由此可知,疫情期間有太多「非常態問題」存在,光看這一兩年是不準確的,要等到恢復常態,大家在市場上相互競爭時,相信有FTA的國家,彼此之間貿易會更活絡與自由。
吳大任說,如今全球已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經貿組織又陸續恢復運作,但台灣與多數國家都沒有簽署FTA,雖然科技產業受惠於世貿組織下的「資訊科技協定」(ICT),享有優惠關稅,但其他產業無此優惠,接下來出口競爭力又要面臨更嚴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