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真的贏韓國了嗎?2-2】韓國技術研發投入不容小覷,仍是可敬可畏的對手

    2023-05-06 09:03 / 作者 吳馥馨
    韓國技術研發投入不容小覷,仍是可敬可畏的對手。圖為三星首爾辦公室。路透社
    據經濟部統計處日前發布的「台韓近年經貿發展比較分析」,台灣在多項指標上大勝韓國,但在固定投資占GDP的比重一項,雖已苦苦追趕,在2022年攀升至27.6%,為1994年以來最高;不過,占比仍遜於南韓的32%。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這是因為台韓產業結構雖類似,但模式仍有差異。台灣是「垂直分工」,韓國屬於「垂直整合」;台灣優勢在於以「市場競爭」確保生產效率,但系統整合能力稍嫌不足;韓國雖背負整合包袱,但卻有更多資源投入技術創新,雖然短暫落後,卻擁有關鍵技術,未來仍是可敬、可畏的競爭對手。

    吳大任表示,台灣和韓國經濟產業發展有相似之處,兩國皆偏重電子業,雖然韓國產業分散度較高,但電子業產值也很大,代表廠商以三星為主,以及海力士、LG。

    近10年台灣固定投資平均增幅優於南韓,但固定投資在GDP占比仍遜南韓。經濟部提供



    韓國製造業採「垂直整合」 生產集中在大型財團

    台韓產業結構最大差異在於韓國生產主力集中在少數大型財團,例如,三星在全球員工超過50萬人。生產方式是「垂直整合」,產品從最大上游,從原物料、研發、製造到銷售,都在同一個企業或財團內完成。

    吳大任指出,「垂直整合」的企業,原物料變成零組件,組裝再變成產品,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利用最好的管理制度、最好的領導,來確保其生產效率。

    但垂直整合企業在處理人事問題上並不容易。例如,某些員工績效不好,若要免職,主管會承受很大壓力,會有許多利益糾葛,管理問題不好解決。

    例如韓國的三星、LG,規模已「大到不能倒」,一旦倒閉會引發大規模失業,是社會間題,即使已沒效率了,政府可能還是得救他。

    台灣製造業採「垂直分工」 生產仰賴中小企業

    台灣產業結構是「垂直分工」,從最上游到下游,一家公司交給另一家公司,變成最終產品再賣給消費者。因此,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平均規模不若韓國那麼大。

    「垂直分工」的傳遞過程,從上游到最下游,每個階段都是透過「市場機制」完成產品轉移。中下游廠商要買上游原物料或零組件,理當會選擇價格最低、產品品質優良者。

    吳大任表示,這對中上游廠商言,若產品不能被下游客戶接受,就會退出市場,包括員工、機械設備、生產技術等生產性資源就會釋放到市場,移轉至其他廠商,以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方式生產,這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此外,中小企業規模,不影響大局,一旦經營不善,政府也不會刻意救援,免去「大到不能倒」的包袱。

    「垂直分工」讓台灣生產效率勝韓國

    吳大任說,台灣採行「垂直分工」的產業結構,能讓市場機制充份發揮,退出市場的廠商也會釋出資源,交由其他廠商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生產。「垂直整合」的企業規模很大,出問題政府會救援,也許存有效率不彰的病灶,但卻不易解決。

    這十年來發展,韓國和台灣產生落差,與產業結構有很大關係,台灣是用「市場機制」來取代「垂直整合」的企業管理,表現更有效率,也是目前台灣比韓國表現好的原因之一。

    但「垂直分工」讓台灣研發創新遜韓國

    但有利就有弊,吳大任表示,「垂直分工」優點是市場機制充分發揮,造就台灣產業競爭力,但缺點就是每個廠商只是做產品的某一階段,沒有全面系統管理,系統整合能力稍嫌不足。

    此外,對企業而言,進行研發創新是高風險投資;台廠相對規模小,因擔心研發投入拖跨財務,大多沒有能力也無意願投入研發。因此,台廠最大的弱點就是研發創新投入不足。尤其台灣主要仰賴科技業,但科技產品生命周期短,反而要投入更多研發創新以維持市場競爭力,這是很矛盾的。

    吳大任說,如今台灣科技產業仍欣欣向榮,關鍵是台灣擁有很強的製造能力,歐美品牌大廠就是看中台灣製造能力,而產品要交由台廠生產,先進技術就要讓台廠知道,所以台廠主要技術進度大多來自與歐美品牌大廠合作而來的。這是透過互補關係而來的,而非自主投入進行技術創新。

    一旦品牌廠合作生變 台灣技術加速落後

    因此,當台灣製造業與歐美品牌廠的互補合作關係能維持,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就能隨著品牌廠的技術創新而進步。但萬一合作關係被其他國家或廠商搶走,損失的不只有訂單,有可能會造成台廠技術加速落後,如何維持與國際大廠合作關係就顯得很重要。

    吳大任說,台灣把大部份資源壓在單一產業,但真正關鍵技術都不是台灣擁有的,就要承擔許多風險,例如紅色供應鏈崛起後,一直想取代台廠供應鏈。

    相對於此,韓國是「垂直整合」的大型企業,反而有更多資源投入技術研發創新,例如三星、LG的創新能力都不斷在增加,看似這段時間暫時落後,但擁有關鍵技術,未來仍是可敬、可畏的競爭對手。

    電子業獨強反而不利傳統產業出口

    此外,台韓雖然皆以電子業為重,但台灣集中度更高。經濟部指出,2021年,台灣電子及精密儀器占製造業54.8%,韓國雖然也是以電子及精密儀器業居大宗,但占比較我國低,產業分布較我國相對分散。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台灣電子業獨強的問題是,當各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時,新台幣匯率相對其他國家貶值幅度減少,這會不利其他非電子產業,例如工具機業的出口競爭力。長久以往,台灣產業結構又更偏向單一,資源集中、風險也高度集中。

    此時,韓國產業較為分散,即便是出口逆風,但雞蛋沒放在同個籃子內,受到的衝擊就不若台灣深。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