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道德勸說、房市降溫之後 央行9月理監事將如何出招?

    2024-09-01 07:40 / 作者 徐筱嵐
    央行總裁楊金龍親上火線,找來34家國銀道德勸說,房市出現降溫,接下來9月理監事會議是否再出招。陳品佑攝
    房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猶如失速列車般,一路瘋狂飆升,到今年8月初,陸續傳出公股或民營銀行受到「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第72-2條規定,放貸水位將滿,陸續傳出拒絕放款、審核期拉長等情況,民眾得排隊等貸款,或是選擇低成數、高利率方案等,央行也在8月12日至21日分別邀請34家本國銀行與信用合作社進行座談。

    央行對各銀行進行道德勸說,並要求34家銀行分別在8月底、9月6日前提出自主管理的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而根據四大房仲業者統計內部成交行情,8月全台交易量月減至少2成以上,相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8%至17%左右,意味著央行此舉讓房市明顯降溫,外界預期9月即將登場的理監事會議,將會再祭新一波管制。央行為何選在8月出手?接下來會採取激烈的升息抑或推出「混搭版」的打房措施?

    總裁楊金龍多次強調,央行關切房市議題對金融市場帶來的影響。陳品佑攝


    央行為何急著找34家銀行「喝咖啡」、道德勸說?

    長期參與國內多項房地產房價指數製作、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銀行法》第72-2條第1項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總和的30%,通常銀行會自行設定在28%左右。

    目前房市跟金融市場綁在一起,對銀行而言,相較於放貸給公私營企業,利率有時不到1%,還要評估擔保品價值及企業信用狀況等,風險相對偏高,反觀房貸利率,擔保品穩定、風險低,利差約在1%左右,可謂優質貸款,過去利率最低也有1.5%,為了求利益最大化,銀行偏好放貸集中在房地產。

    一開始是2至3家公股行庫停止收件,後來傳出越來越多銀行跟進,央行警覺到金融體系的危機,從去年8月新青安房貸上路後,申貸件數持續增加,沒想到各家銀行衝到頂,雖說放款水位浮動(放款和收回款項會同時出現),但資金投入房市太多,熱到最高點恐怕樂極生悲,才會罕見地找34家本國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總經理座談,「要大家省點用」。

    逆金融循環浮現,央行急著踩剎車?

    章定煊提醒,國內金融環境已陷入「逆金融循環」,正常來說,房貸不應該占民眾所得太高,才能夠維持一定的消費力,讓企業產品能夠被購買,並願意挹注更多資金在生產鏈上,銀行則在企業和民眾都能均衡放款。

    不過,國內的情況正好相反,近年來民眾為了購屋,幾乎投入所得的一半,甚至更多金額,降低其他消費,終端產品難以去化,企業為保住現金流,就會減少貸款、影響投資意願,使得金融循環偏離軌道

    「房市是一個對GDP貢獻毫無助益的巨嬰」,按照經濟學理論,消費創造供給,儘管房市的需求很高,卻無法創造供給,若純粹看房市成交金額,會感覺需求量很大,但從內政部的數據來看,房地產供給量並未增加,多半是左手轉右手,價格會變動,實質上對GDP並未帶來助益。

    延續6月理監事決議,「升準」搭配「真限貸令」?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央行大動作找國銀座談,總裁楊金龍親上火線,澆熄房市熱度,截至目前為止,央行已經說明相關的立場,評估在第3季理監事會議召開之前,應該不會再對外進行發言,也不會有太大動作

    央行能夠動用的政策工具包括政策利率、存款準備率及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從6月理監事聯席會議貨幣政策議事錄摘要,可明顯看出理監事們對房市議題極為重視,又近期房市過熱討論仍居高不下,勢必會成為理監事會議的討論重點。

    在美國聯準會(Fed)確定9月採取降息的情況,且其他主要經濟體如歐洲央行、加拿大、英國、瑞典等也紛紛跟進,我國央行若要順應國際趨勢,就是按兵不動,延續6月的模式,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搭配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透過升準可收回約新台幣1200億元熱錢,從2022年開始,若再度調升存準率,估計收回市場資金將達4800億元,透過乘數效果達到緊縮貨幣。

    而新一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有機會加碼緊收土建融的貸款成數,同時,原本限制六都和新竹縣市的貸款只能貸款6成,限制區域範圍可能會擴大,以及最高貸款成數可能再調降。

    別以為升息不可能,央行下決心依舊有空間?

    只是選擇性信用管制已經推出6波,外界質疑成效有限。吳孟道分析,若央行決定出大絕招,再一次的預防性升息不無可能。畢竟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GDP)全年有機會維持3.9%,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2.17%,目前國內的實質利率為負,意味著民眾把錢存到銀行,仍舊被通膨吃掉。

    相較於全球主要經濟體,我國央行先前的升息力道較為不足,且國內通膨相較國外並不嚴重,為了讓民眾資產保值,就要讓實質利率轉正,再加上要徹底抑制房市熱度,央行確實有升息的空間,可以微調半碼

    然而,相較於前幾年,央行立場顯得尷尬,明年全球經濟成長不會比今年好,尤其主要經濟體衰退,加上今年GDP的基期相對高,且內需消費雖然暢旺3年,明年是否能持續支撐,以及7月出口增幅縮小等,恐怕都要打上問號;一旦升息是否會對經濟造成傷害,央行都要再三思考,儘管時機點相對不佳,不代表不能做。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