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20前夕中國又對台灣反傾銷調查 經濟部:聚甲醛年出口量不到1億美元、將助業者因應

    2024-05-19 17:03 / 作者 吳馥馨
    經濟部外觀。廖瑞祥攝
    中國商務部今(19)日公告,對進口自歐盟、美國、台灣和日本的聚甲醛產品,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經濟部回應表示,台灣每年出口至中國市場的聚甲醛(POM)約4.7萬噸、0.79億美元,占中國大陸聚甲醛總進口值約12.7%至14.1%間,將協助業者應訴,並分散市場。

    經濟部表示,本次遭調查的聚甲醛為熱塑性的工程塑膠用於小齒輪、刀柄、緊固件等工程零件,也被應用於汽車和消費電子產業。台灣出口至中國市場約4.7萬噸、0.79億美元,在中國市場占比略小於歐盟、韓國、美國,略多於德國、日本,但各國比例相差不大。

    經濟部指出,中國大陸2017年已對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的聚甲醛產品課徵反傾銷稅,此次又對歐盟、美國、台灣及日本發起調查,後續將由貿易署聯繫業者,把握調查案時效提出調查意見,協助業者後續的貿易救濟,同時啟動異業結盟拓展海外市場,就既有市場、新興市場展開拓銷協助。

    此外,經濟部也將持續協助石化業低碳智慧轉型,朝泛用型材料升級為特殊高規材料,並促成跨入半導體材料供應。

    經濟部說明,台灣生產聚甲醛出口中國,占總出口市場的六成,其他市場則是越南、土耳其、印度。以2021年至2023年統計來看,占中國大陸聚甲醛總進口值約12.7%至14.1%間,為中國大陸第4大進口來源,次於歐盟、韓國、美國。

    由於相近的出口競爭對手皆面對反傾銷稅或反傾銷調查的情勢,經濟部除積極協助業者應訴,同時密切關注後續發展,並於今年下半年即啟動新興市場拓銷工作。

    中國大陸塑化原物料產能過剩,內部早已將矛頭瞄準世界各國,反傾銷案也是接二連三。中國商務部在4月19日公布對我國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反傾銷調查終判稅率,歷經1年半調查後,2024年4月20日起對台化、出光石化課徵9%反傾銷稅;奇美實業、奇菱科技課徵12.2%;其餘業者22.4%;經過廠商經營應訴後,終判稅率已降低。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