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東關係改變全球能源產業 瑞銀:再生能源石化產業最受惠
中東地緣風險加劇,原油等能源產能市場關注焦點,瑞銀投資銀行中國香港公用事業與新能源研究主管廖啟華表示,中國與中東密切的關係將對能源產業造成影響,預估2030 年,雙方合作每年可能創造 4230 億美元與能源相關的貿易額,原材料成本上漲和中國自給自足令亞洲能源(泰國和印度)面臨潛在下行風險。
廖啟華指出,中國與中東雙方以貿易為主的合作趨勢比以往更加明顯,能源 則是典型代表,或將帶來更即時的貨幣化潛力,可能更快影響股價。估計到 2030 年, 中國中東合作每年可能創造 4230 億美元與能源相關的貿易額,比目前預測的總貿易額高出 10%以上。
而可再生能源、石化將是受惠最大的主要產業 瑞銀估算潛在增量貿易額 4230 億美元中,可再生能源和石化行業分別占 770 億美元和 3250 億美元。
對於可再生能源,預計增量貿易額將來自中東地區借助中國齊全的可再生能源設備 供應鏈加速能源轉型,以及中國產品在中東地區的市占率提升。
對於石化產業,增量貿易額可能來自中東和中國攜手搶佔歐洲的市占率,因為歐洲工廠可能由於 ESG 問題和天然氣供應緊張而更快退出市場。
對於產業與股票影響方面,中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電網設備公司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從長遠看,歐洲石化產業的風險最大,因為更高的成本基礎可能令市占率承壓。另外,原材料成本上漲和中國自給自足令亞洲能源(泰國和印度)面臨潛在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