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自今年(2021)5月爆發本土疫情後,迄今疫情仍在警戒狀態,外界將矛頭指向造成破口是機組員「3+11」隔離政策。立法院自9月17日起正式開議,但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先就「3+11」決策過程進行專案報告,由於書面報告僅5頁又未認是破口,因而引發國民黨團杯葛,至今(9月24日)仍無法順利上台報告。到底「3+11」是怎麼回事?為何讓指揮官陳時中數度爆氣?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月24日)赴立法院備詢,且提出國籍航空機組員「3+11」決策過程專案補充報告,報告中雖對800人因染疫身亡而致歉,但未承認「3+11」是造成本土疫情爆發的破口,因而仍遭國民黨團杯葛,主席台再度被占領。
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在前往立院備詢前,面對媒體詢及為何尚未對「3+11」造成的800條人命道歉,陳時中並未停下腳步受訪,僅簡單回應:「3+11跟800條人命有什麼關係?」隨即步入議場。
「3+11」是今年(2021)4月15日針對國籍航空機組人員進行的防疫管制措施,即為「3天居家檢疫+11天自主健康管理」。
在此之前,我國機組員防疫措施在去年12月因發生長榮航空紐西蘭機師於檢疫期間趴趴走的事件後趨嚴,去年12月23日起將機組員檢疫措施改為居家檢疫14天,今年元旦起稍微放寬為「7+7」;3月12日起再放寬為「5+9」,直至4月15日再調整為「3+11」。
從形式上看,在14天中,縮短管制強度較大的「居家檢疫」時間,這是政策的「放鬆」。但指揮中心曾解釋,不論「7+7」或「5+9」,前一段「居家檢疫」期間,是「可以派飛」,但「3+11」中的3天,則「不可派飛」,讓機組員在第三天接受採檢得以確實落實,從「檢疫」的角度看,「3+11」甚至是要比「5+9」更為嚴謹。
不過,在「3+11」決策宣布後,短短14天後,諾富特飯店爆發群聚,引爆37人確診新冠肺炎,包括13位機師(含澳洲機師)、2位空服員、6位飯店相關人員,以及9戶家庭群聚(16家人確診),因而引發外界檢討「3+11」是否是一個錯誤決策?
「3+11」到底是不是錯誤決策,行政院和指揮官陳時中一口否認,立法院朝野黨團間也爭執不休,尚無定論。但「3+11」決策宣布後,台灣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卻也是事實,在民意上就難以接受行政部門閃躲的態度。
「3+11」引發爭議就在其決策過程「不透明」,擬策過程充滿瑕疵而引發質疑。爭議起因於一場立委召開的協調會。4月28日媒體揭露,調整為「3+11」,是因4月1日民進黨立委范雲邀相關部會召開協調會導致。
根據公布的協調會會議結論,該場協調會為「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協調會」,會議結論第一點即是「4/11前討論是否可回3+11檢疫政策,考量全部機組員檢測結果,交通部已於3/30提出新建議版本,指揮中心儘速回覆。」甚至一段協調會3分鐘錄音檔,顯示范雲曾在協調會中提及「我們是強烈建議回到3+11」。
指揮中心4月14日針對長程航班機組員返國檢疫措施宣布放寬為「3+11」,且還在4月20日發函回應范雲及一起召開協調會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主旨就是「『有關貴委員4月1日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協調會』會議結論辦理情形。」函文也是針對協調會做成的結論進行調整措施說明,遭質疑是因立委施壓,才放寬機組員防疫措施,讓防疫出現破口。
雖然范雲等否認「施壓」,但指揮中心始終無法對「3+11」的決策過程做完整說明,也提不出該場會議的開會紀錄,因而成了在野黨攻擊焦點。
指揮中心在4月14日宣布於隔日起實施「3+11」時,曾在4月13日晚間於疾官署開會討論,但陳時中被追問該場會議過程、細節時,曾脫口表示當時會議不是他主持、而是由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主持,是否會中有專家意見,自己並不清楚。但後來被踢爆陳宗彥並未參與關於「3+11」的相關會議,陳時中又改口表示「記錯了」。
甚至在面對在野黨立委追問時,也許因不斷被追問已顯得煩躁,陳時中屢次回答都過於情緒化。例如,被追問「3+11」決策拍板的會議紀錄時,陳時中說:「再問一百遍它(會議記錄)還是沒有啊」;9月23日被質問「為什麼一下講說是陳宗彥,一下又說沒主持?」陳時中回嗆:「我就承認我講錯了嘛!都不能講錯一句話?」今在立院提到蘇貞昌向染疫身亡的國人致歉時,陳時中回應:「3+11跟800人命有何關係?」
不論「3+11」是否為本土疫情爆發的破口,但有700多位國人因染疫而死亡是事實,身為政務官,理應為政策捍衛,也應為政策負責。我國立院是代議制,每個立委有其代表的民意,政府部門面對立院,迄今無法說明清楚,且說詞反覆又多次情緒性發言,在國人因恐懼而本就難以理性看待下,擁有絕對權力又掌握充足資訊的政務官,如今以高姿態面對立院,反而讓國人有更多疑問,也就更難以理性溝通,即使有理恐也將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