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謝國樑2024年10月4日受訪,針對今天正常上班課引民怨,他說明:氣象署預報有落差。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下週日(10/13)投票,大數據估算,罷免案至少需7萬6979票才算通過;若罷免案不通過,直到謝國樑2026年市長任期結束之前,都不能再提出罷免。綠營內部評估,罷樑受到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新聞效應影響,加上NET官司敗訴,罷免正當性被削弱,恐怕不樂觀;但因山陀兒颱風造成基隆災情,加上颱風假宣布爭議,引發不少民怨,是否影響罷免結果,還有待觀察。
拆樑案若順利通過,可能有望成為開啟大罷免時代的第一槍,助於後續推動各地國民黨立委罷免案,緩解民進黨方面於立院朝小野大的壓力;然而,綠營在拆樑案明顯氣勢較弱,能助攻的表現不多,先前藉著「青鳥行動」帶過一波熱潮的拆樑行動,如今後繼無力。
民間罷免謝國樑的導火線,主因是基隆市政府與台灣服飾品牌NET,在基隆東岸商場發生產權爭議而進行法律訴訟。目前NET已吞四連敗,綠營人士評估,這導致拆樑正當性不足,影響罷免方氣勢較弱,是其中一項因素。不過,謝國樑罷免案即使通過,未必能順利帶起「藍委大罷免時代」,畢竟每個藍委選區情況不同,站在現實面,民眾不見得有意願大力投入罷免藍委。
拆樑方屈居弱勢的情況,讓人聯想到2021年四大公投最初也是民調過不了;當年後續,蔡政府出動府院黨大咖全力開講,催出戰力,最後四大公投綠營皆勝出。黨內有聲音認為,這次或許可比照當年,出動大咖為拆樑到各地宣講,搏一個逆轉勝;此外,黨主席賴清德對於立院議題傾向積極作戰,拆樑一案應該也可大力出擊。
然而,事實上,拆樑案的背景脈絡與四大公投不同,無法以民進黨為主導者的視角來看。四大公投由國民黨發起,民進黨立場是「四個不同意」,府院黨全出動宣傳,有其正當性。拆樑案主事者是基隆公民團體,民進黨不管明幫暗助,都只是做為協助者。綠營人士指,對於拆樑的具體分析,應該與同為「公民團體發起市長罷免案」的2020罷韓做對比。
罷韓四君子vs.基隆拆樑行動主導罷韓的「罷韓四君子」從2020至今,他們的行動仍令人印象深刻,成員包括陳冠榮、尹立、李佾潔、張博洋。當年罷韓四君子在街頭巷尾、搭上宣講車,於高雄各地賣力宣傳,不僅舉辦記者會,也舉辦大遊行,炒熱並保持罷韓熱度、全國性媒體曝光度,直到罷免案結束仍令人津津樂道。
反觀主導拆樑的公民團體,幾乎沒人記得領導者和團體的名字,受到社運界「去中心化」的影響,卻也導致民眾對於拆樑主事者「根本沒有記憶點」,連帶對於拆樑一事印象薄弱。此外,民團並未積極請民進黨協助或宣講,「主導權在於民團那邊,他們不見得會想跟民進黨有這麼多的結合。」
綠營人士直言,其實不少北部立委關心拆樑,有幾位也都會自發性上政論節目幫忙宣傳,但民進黨必須尊重民團的主體性,對方沒有積極來邀約宣講或協助,民進黨也很難有著力點。「大家也會覺得有一點不得其門而入,總不能黨中央敲鑼打鼓叫大家帶隊去宣講,只能在立場和理念上支持。」
綠委幫罷韓vs.拆樑僅靠在地綠議員罷韓當年,除了罷韓四君子作為主導,高雄的民進黨立委身為地方與中央的橋樑,也很積極協助。綠委把地方上罷韓的聲浪帶進中央,將罷免案議題擴及全國矚目的高度,再與高雄在地議員互相配合,羅織綿密的議題網絡,讓高雄民眾乃至全國民眾,對於罷韓都相當有感。
至於拆樑案,基隆唯一的一席立委是國民黨的,藍委自然不可能幫忙推罷免案。少了地方進入中央的助力,拆樑案除了聲勢薄弱的公民團體之外,只剩民進黨議員在賣力奔走宣傳,「大家也知道,鄭文婷、許睿慈、張顥瀚、張之豪那幾個跑得很認真,都已經盡力了。」
基隆罷免案缺乏在地立委助攻,綠委也只有部分會上政論節目幫忙宣傳,或在新聞上做相關說明,綠營人士坦言,「拆樑案沒有辦法完全擴及到多數綠委都一起來協助,這部分,每一個委員他們自己就會有一些個人的觀察,大家也是互相尊重。」
罷韓熱度燒到全國vs.拆樑看最後一週民怨起伏韓國瑜個人行事風格鮮明,「苦民所苦,睡到中午」、「台灣要當浴缸塞子」、「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等金句令全民印象深刻。加上韓國瑜2018年掀起「韓流」致民進黨大敗、2020總統大選敗給蔡英文,都讓韓國瑜上升到全國矚目的高度,是區區地方首長的謝國樑難以企及的知名度。
韓國瑜受到的關注度高,自然容易為罷韓案保溫,催動民眾自發性為罷免案催票、投票。謝國樑在全國的關注度低,地方支持罷免者只能孤軍奮戰,難以引起外縣市共鳴和聲援,氣勢虛弱、情況也不樂觀。幾位南部綠委連聲說,地方上確實沒有聽到討論拆樑的聲音,南部民眾也不清楚罷免投票是哪一天,甚至不清楚罷免結束了沒。
距離拆樑倒數僅剩一週,檯面上,綠營較具份量者,只剩老市長身分的林右昌一人單兵作戰,在臉書向市民做最後的喊話跟呼籲,成效有限。黨中央幹部指,近日全台縣市首長滿意度調查,謝國樑的滿意度跟支持度都是倒數,除了謝國樑本人應該反省,也盼藉機能把這些不喜歡謝的票都催出來。
另外,風災帶來的基隆災情,以及後續處理狀況,都考驗謝國樑的市長表現,若處理不當引發民怨,恐為罷樑添柴火,影響最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