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儀隊解碼3-1】經歷百年起伏又遇轉型正義浪潮 看三軍儀隊的前世今生

    2024-07-14 08:00 / 作者 郭宏章
    國防部聯合樂隊暨三軍儀隊於元旦升旗典禮操演。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在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政府持續推動「轉型正義」開始,國防部的三軍儀隊是否撤出中正紀念堂的爭議一直沒停息,文化部與國防部協商後終於在7月12日塵埃落定,確定7月15日起,三軍儀隊就不再於中正紀念堂大廳內站哨,調整為每整點的時候,分2組在紀念堂大廳外執行安全巡查,至通往國家兩廳院的「民主大道」交會後實施「訓練展示」,也就是俗稱的儀隊表演。與中華民國成立之時就有的軍方儀隊,歷經百年來歷史起伏,現在三軍儀隊終完成軍隊國家化的角色調整。


    三軍儀隊2024.7.14是在紀念堂內站哨值勤的最後一天,不少民眾特地到場觀看留影紀念。王清正提供


    事實上,國防部三軍儀隊的發展,剛開始並不被重視,不像現在三軍儀隊的出現,成為國家重要儀典的重要象徵,表演更是成為民眾矚目焦點。

    根據考據,三軍儀隊的前身,是當時革命黨的軍政府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以後,就成立軍政府的儀隊。等於是在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正式建立之前兩個多月,軍方儀隊就已經存在。但國軍的儀隊的發展也不是一路平順,當時軍政府的儀隊卻只是軍樂隊的附屬組織,因為當時20世紀初的戰爭模式,決戰都是以地面部隊為主,世界上各國軍隊都是利用演奏軍樂來鼓舞士氣,希望士兵們能聽到激昂的鼓號樂音而能勇敢衝鋒陷陣,所以當時的軍樂隊才是主角。

    當時革命黨的軍政府戰時總司令黃興,是主導建立儀隊的決策者,用意是有體面的儀隊隊員,可以作為宣傳之用。不過,後來因為革命戰事需要,只好將儀隊解散,讓士兵們投入戰鬥行列。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國以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就職,重新任命黃興出任首任陸軍總長。黃興重新組成陸軍儀隊。不過,1912年3月13日,前清奉天巡撫出身的唐紹儀出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接收南京臨時政府時,命運多舛的儀隊,再度被解散。

    國防部示範樂隊與三軍儀隊於雙十國慶一同演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成功之初,中華民國還為正式成立時,軍政府軍樂隊才是鼓舞士氣的主角,儀隊僅是配角。陳品佑攝


    此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政權不穩定,在主張內閣制的唐紹儀與主張總統制的袁世凱之間拉鋸,但唐紹儀後來對於約法被破壞失望,於6月27日辭去國務總理後不久,袁世凱於1913年10月10日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袁世凱由於在前清時期就參與洋務運動等改革,考察各國軍事事務、建立新軍等,對於軍隊與國家儀典更為重視,因此袁世凱重新成立鹵簿、肩輿,軍儀隊、軍樂隊、禮砲隊,改由各部隊自行編組,並由海軍總部成立的樂隊與儀隊代表國家接待外賓,這也是中華民國軍事部隊中儀隊首度受到重視。

    不過,隨後由於袁世凱於1915年12月12日稱帝,各界發動「護國運動」軍事行動,直到袁世凱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君主立憲國體,隨後6月6日病逝後,段祺瑞以北洋正統派首領自居,控制北洋政府,廢除國會,引發南北嚴重對立,反對段祺瑞的南方五省,在孫中山以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號召下,發動護法運動,對北洋政府發動戰爭。

    此一「護法戰爭」期間,護法軍政府及國民政府仿效當時的蘇俄制度,再度成立樂儀隊。不過,軍方的樂儀隊卻又因為經費欠缺又被解散。

    國防部三軍儀隊2024.7.06於全國高中儀隊決賽前,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前的自由廣場表演。郭宏章攝


    在孫中山1925年3月12日病逝於北京後,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由蔣介石領軍北伐,對各軍閥開戰。歷經3年多,國民政府1928年12月29日宣佈北伐成功之後,為病逝的孫中山南京中山陵奉安,因此就以在北京守靈的靈寢衛隊擔任儀隊,但國民革命軍的儀隊仍然是任務編組,並非固定建制。

    隨後,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為了抵抗日本侵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從1928年到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國軍的樂儀隊也仍為任務編組,但由於戰事節節失利,幾乎已無儀隊任務需求,頂多在個別部隊中維持少部分軍樂演奏。且抗日戰爭勝利後,隨後國共內戰爆發,以戰鬥任務優先,國軍儀隊也早已解編。

    1949年8月3日,引退總統職務後到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應南韓政府邀請,前往南韓訪問,與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於鎮海舉行會議,商討東亞國家共同反共等議題。蔣介石由於在此次出訪南韓時,一下飛機就受到大韓民國國軍樂隊與儀隊以隆重軍禮迎送,蔣介石體認到在軍隊設立儀隊的重要性,於是等蔣介石一回到台灣,就立刻指示國軍成立儀隊,希望迎接外賓時能有一支具良好體態的禮儀部隊,甚至是表演隊伍。

    1957年9月1日,時任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頒布第三一七號令予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採取任務編組方式成立陸、海、空三軍儀隊;海軍陸戰隊儀隊則於同年11月16日在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左營桃子園營區成立。

    國防部成立三軍儀隊之後,可以在歡迎外賓時,執行軍禮致敬,並顯示國家尊榮。但是,後來逐漸感覺到如果只有迎賓一項任務,實在有點單調。因此,當時國防部開始參考美軍等國家軍方儀隊,舉辦三軍儀隊之間的槍法競賽,並開始在國慶大典上表演,開始獲得更多掌聲與注目。

    目前,中華民國三軍儀隊隸屬國防部軍務辦公室公共事務處管轄。國防部官員表示,三軍儀隊由陸、海、空軍儀隊組成,平時負責執行友邦元首訪臺軍禮及國家重大慶典操演任務,並於臺北國民革命忠烈祠、中正紀念堂、桃園大溪及慈湖陵寢擔任駐防任務。

    三軍儀隊表演操槍。陳品佑攝


    官員也表示,三軍儀隊平時於各駐地實施基本槍法及體能耐熱等訓練,並依專案任務性質,律訂訓練重點集中會操,以培養聯合操演勤務默契,圓滿達成各項任務。

    遇到每年雙十國慶、總統就職典禮等重大慶典,必須進行整合練習時,則由國防部軍務局來統一督導,並且此時三軍儀隊都會進駐到台北市憲兵司令部,進行整合訓練。

    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先前國防部推動以志願役常備部隊為主力,因此國軍的三軍儀隊隊員,目前隊員都是全部志願役士官兵,也因此更能磨練純熟的動作與操槍特技。不過也因為國軍總員額向下調整,任務編組的三軍儀隊(含海軍陸戰隊)人員已經不像過去都各有1個連(3個排)的兵力。2018年2月1日起實施新制,三軍儀隊各有一排禮兵,每排有三個班,每班有11名兵員,一軍一排共計33人、三軍三排共計99人,總勤務人員編制為163人。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