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是伴侶就不能拒絕親密行為?范雲偕婦團3點訴求:政府要多宣傳權控認知

    2024-06-27 12:53 / 作者 胡家銘
    民進黨立委范雲今偕婦女救援基金會共同舉行《家庭暴力防治法》26週年記者會。 胡家銘攝
    我國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已屆26週年,親密關係暴力仍層出不窮。民進黨立委范雲今(6/27)偕婦女救援基金會召開記者會,並發布「親密關係權力控制認知調查」問卷統計結果。資料顯示,女性受訪者的權力控制認知程度高於男性受訪者,且「性的權力控制」性別差異更大。對此,范雲和婦援會共同提3點訴求,呼籲司法院盡快補足家事法庭人力,加速保護令核發的時間,尤其是性影像相關保護令;另外,《社會救助法》修法時,審核標準不應以「提起離婚之訴」為要件,協助受暴婦女擺脫經濟壓力。

    范雲表示,《家庭暴力防治法》已施行26年,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家庭暴力事件的通報,以親密關係暴力通報件數最多。婦女救援基金會在服務親密關係被害人時,發現親密暴力本質是權力控制,尤其是涉及性與數位性別暴力部分。她指出,本次調查結果,顯見台灣社會對於親密關係權控性的認知不足,恐導致親密關係暴力被簡化為「夫妻打架」,若是如此,對於侵害人身安全的理解,幾乎是停留在26年前。

    范雲談及,去年與婦女救援基金會合作,成功在《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中提升對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的保護,包括將未同居伴侶條款準用刑事程序,檢警得以第一時間介入;及新增三項性影像保護令,賦予公權力要求相對人禁止散布、必須交付及下架性影像,讓親密關係被害人免於被威脅、控制的恐懼。她直言,儘管法律保護有提升,但文化上仍需努力。

    范雲提到,本次調查顯示,男性、中老年人及正在婚姻關係中的群體,較無法覺察權控樣態;另不論性別,都以工作狀態為「家管」者,敏感度最為低落,可見在經濟依賴另一半的情況下,更難辨識權力控制,呼籲政府跨部門合作,強化權力控制認知的宣導。她認為,唯有讓社會大眾認知到,親密關係暴力的本質就是權力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暴力的發生,呼籲跨部會的宣導應強化意識之提升。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則說,男性差異部分很大,最低是15.82%,男性對性方面的權控,比較不認同這是一種權力控制,而是「我是你的伴侶或配偶,你理所當然就要跟我發生性行為,不管你今天好不好,情緒好不好,願不願意。」

    最後,范雲和婦援會共同提出3點訴求,一、呼籲政府跨部門合作,強化權力控制認知的宣導,提升大眾認知:親密關係暴力本質是權力控制。降低親密關係暴力不斷發生,就從破除性別歧視開始;二、呼籲司法院,盡快補足家事法庭人力,加速保護令核發的時間,尤其是性影像相關保護令,有效降低被害人持續被權力控制;三、呼籲衛福部,《社會救助法》修法時,審核標準應考量受暴婦女處境,不應以「提起離婚之訴」為要件,讓受暴婦女脫離經濟控制,進而脫離受暴環境或關係。
    胡家銘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