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沈伯洋、新北市議員林秉宥出席《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新書座談會。李佳穎攝
新北市議員林秉宥等人近期出版《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新書包括近2年烏俄戰爭的發展對於台灣的影響,今(2/25)日與立委沈伯洋在台北書展舉辦新書座談,沈伯洋表示,烏克蘭許多單位與組織都分享了許多技術與實戰做法,但他發現沒有抵抗意志,看這些都沒有用。
繼2021年出版《阿共打來怎麼辦》之後,林秉宥等人近期再出版《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加入在俄烏戰爭期間參訪烏克蘭的經驗,而林秉宥與沈伯洋去(2023)年先後參訪烏克蘭的民防與軍方組織,沈伯洋認為,烏克蘭之所以能夠撐到現在,關鍵在於抵抗意志以及對敵人的明確認知,而中國一直在打破台灣人的認知。
沈伯洋表示,他原先想像,台灣人因應戰爭,可以先學習如何使用止血帶,這是在災難發生當下、醫護人員無法快速抵達時可以立即自救的方法,也可以避免情緒陷入慌張。但他詢問許多烏克蘭組織,台灣可以學習什麼,至少有三個組織提到,如果大家有抵抗意志的話,就算今天沒有止血帶,每一個人也都會想辦法先把這個血止住。
沈伯洋也提到,台灣目前有災防、消防、民防與國防體系,如何整合其實是很大的問題,尤其國防與民防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什麼是「戰爭開打」的定義也越來越模糊,若不定義清楚,就是讓人有進攻的空間。他舉例,若便服解放軍出現在鬧區,究竟是國軍、憲兵、警察還是一般民防要出動,定義並沒有很清楚。
沈伯洋認為,知識上的了解、知識的傳遞、韌性的培養、對於現實的認知,毋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問題就出在,中國一直以來就一直打破民眾對現實的認知。林秉宥也認為,若中國對台灣採取了軍事打擊行動,民眾能夠正常的去過我們的日子,這就凸顯這些恐嚇、威脅令人無所畏懼,才會讓這些行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