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油桃園煉油廠。資料照,廖瑞祥攝
中國今年1月起中止ECFA對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的優惠關稅,石化公會今天表示,台灣石化產業建立在泛中油體系與台塑體系上,並藉由上、中、下游合作生產,任何一項產品停產都會影響整條供應鏈,盼政府正視中國相關措施的衝擊。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去年12月21日公告,元旦起終止ECFA早收清單中包括二甲苯、丙烯共聚合物、丙烯、氯乙烯等12項塑化產品零關稅。
石化公會今天表示,石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在於支援與帶動包括醫療、半導體、綠能等產業發展,希望政府能正視中國大陸中止ECFA早收清單上的石化產品的免關稅優惠,對台灣石化廠商來來的衝擊。
石化公會表示,根據統計,台灣石化產品2022年出口金額約350億美元,其中有116億美元出口至中國,占總出口量33%;ECFA早收清單中,石化產品銷往中國的金額約71億美元,占早收石化品的總出口額43%;
石化產品早收清單的關稅利益每年在3.2億美元至4.8億美元間。另以2022年出口金額計算,台灣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貿易涵蓋率為11.06%,低於石化業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的82.11%,及日本的62.88%,使自由貿易協定成為台灣石化產品能否在全球貿易公平競爭的關鍵。
石化公會表示,兩岸石化產業長久在良好的發展基礎下共存共榮,呼籲政府認真看待兩岸正常經貿往來,在可協商的基礎上,積極處理與解決兩岸貿易問題,讓兩岸石化業可以本於互利發展的目標,共創新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