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紹宇專欄|《無聲革命》:當自由成為國家的敵人,無人能從中倖免

    2020-05-15 14:08 / 作者 彭紹宇

    沒有人想到,兩分鐘的默哀會為這些學生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1956年,那是柏林圍牆尚未建立的年代,儘管圍牆還沒出現,柏林早已被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分治管理,有兩位來自東德的高中生,為了偷看西德電影而冒險跨越疆界。



    這種在當時不算少見的冒險,卻因偶然看見電影放映前的新聞畫面——匈牙利人民反抗蘇聯統治,他們長久麻木的神經突然受到挑動,回到東德,在班上發起兩分鐘的默哀,一場對自由的思辨、抉擇與宣示,也就從此展開。 

    電影《無聲革命》宛如德國版《返校》。(圖片來源/捷傑電影Facebook)

    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反抗蘇聯勢力風起雲湧

    他們在電影院中看見的「新聞」,便是發生在1956年6月的「匈牙利革命」,又稱為「匈牙利十月事件」。



    二戰結束後,身為戰敗軸心國的匈牙利經濟衰退,國內共產黨勢力興起,1949那年正式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成為一個共產國家,也就被老大哥蘇聯納入麾下。蘇聯透過華沙公約組織的綑綁,在許多東歐國家滲透勢力,安插監視機構,緊縮言論自由。



    1956年10月,波蘭首先爆發遊行示威,數以萬計不滿薪資對待的工人上街,卻仍遭鎮壓結束。然而,看在眼裡的匈牙利人深受鼓舞,同年10月23日,眾多匈牙利學生開始聚集街頭,表達對蘇聯政權的不滿,甚至拆毀史達林銅像,要求蘇聯人離開匈牙利。



    起初,蘇聯被布達佩斯此般光景給嚇到,但很快地,蘇聯動用軍力並派遣坦克開上布達佩斯街頭,與民眾抗衡多天仍難以平息,運動一度可望能以人民成功告終,卻在蘇聯占優勢的軍事實力下,燎原之火依舊被粗暴撲滅。



    在十月事件中上台的匈牙利領導人卡達爾·亞諾什(Kádár János),隨後將之定調為「法西斯份子的反革命運動」,並清算當時參與運動的學生與知識份子,而1956年10月的那件事也就成為匈牙利人談論的禁忌。

    1956年匈牙利革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場註定失控的對立之戰

    只是,在轟動歷史的大事件周圍,影響的都不僅僅是風暴中的人物。



    電影中,兩位大學生在班級發起的默哀行動,引來教師不滿、校方介入、教育局調查,最後迎向失控的結局。



    片中揭示的訊息在如今依然有著警示作用,各方陣營解讀同樣消息,卻可能因立場而截然不同,有心扭曲的報導也不在少數。



    假新聞策略不僅屬於共產世界,自由世界也存在所謂的宣傳(propaganda),以透過假消息燃起集體激情,凝聚同仇敵愾的情緒。在處理方式上,這部電影試圖達到觀點平衡,並非偏頗指責共產政權。



    只是,問題依然在於,強硬禁止接收敵方消息的禁令之下,人們也就被剝奪了最基本的思考可能,自然無法分辨誰真誰假。



    電影中的兩位主角Kurt與Theo分別來自不同家庭,分別在權力位置的兩側,儘管家庭再如何要求他們遠離政治,一整個世代對於歷史反思的斷層卻是難以彌補的,下一代會自己找出答案,而每個人做的任何選擇,儘管是邪惡的平庸,也終究會為此負出責任。

    電影中學生們的默哀行動,最終迎向失控結局。(圖片來源/IMDb)

    默哀真能帶來什麼改變?

    電影中有段足以令人深思的對白,當校長對著全班學生說,「這(指默哀)算是對匈牙利的支持嗎?沒有,根本沒有給予他們任何支持。」



    一群遠在東德的學生,在某堂課安靜了兩分鐘,好像真的沒有對現況產生任何作用,只不過是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沒有設想後果做出的無謂舉動,意氣用事而已。



    但真是如此嗎?



    我不這麼覺得,就像每一次消費,其實都是形塑你想要的世界,儘管當下看不出任何改變,或那個改變實在太渺小了,但質變卻切實發生著。



    也許班上某個原不知情的同學,因而開始思考,那塊長期不被碰觸的禁區也就被觸碰了,誰能忽視這群學生未來所能產生的影響,不該小看思考的力量,因為一旦開始思辨,結果就會變得不一樣。

    「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啊?不就只是默哀而已嗎?」

    套入台灣電影《返校》的經典台詞,《無聲革命》訴說著相同的故事。這樣的影視作品一再提醒我們,歷史並不遠,但願我們永遠都不需要為了說真話而痛苦,因為當自由成為國家的敵人,無人能從中倖免。

    彭紹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