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運具行不行4-4】就怕與行人搶道!台灣環境大不同 基礎設施仍待改善
2024-06-24 08:15
台灣道路缺乏慢車設計,電動滑板車必須與汽機車爭道,導致很多使用者改騎到人行道,擠壓弱勢行人。洪敏隆攝
電動滑板車等微型個人行動器具,當作通勤通學的最後一哩路,日本、韓國行,台灣行嗎?反對民眾最擔心的是「安全」,憂心的不是駕駛人的安全,而是缺乏永續都市交通計畫,在基礎設施不足下,排擠威脅的是更弱勢的行人。
交通部運研所在《個人行動器具道路行駛之安全管理方式初探》報告,引用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際運輸論壇ITF(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數據,電動滑板車騎士死亡風險為78~100人死亡/10 億旅次,機車騎士的死亡風險132~1164 人死亡/10 億旅次比電動滑板車高,與自行車騎士之死亡風險為平均100人死亡/10 億旅次相比相差不大。在傷害風險方面,ITF指出80%電動滑板車死亡事故由汽車主責所造成。
運研所蒐集美、歐、亞洲的電動滑板車道路交通事故傷害的學術研究,
電動滑板車事故的肇因主要是自摔、操作不當,主要受傷部位在頭部及皮肉傷。報告建議未來國內要推動電動滑板車等個人行動器具,應評估是否將戴安全帽納入館考量,並作為個人行動器具安全教育訓練的課題。國外電動滑板車道路交通事故傷害的學術研究
不過,個人行動器具雖然有其優點,可緩解交通壅塞及節能減碳,不只是歐美國家,鄰近的日、韓也都視為大眾運輸「最後一哩路」,但是專家認為台灣最大問題在於基礎設施不足,恐使這些微型運具壓迫行人,造成更多的傷亡事故發生。
慢車是追求淨零永續主流 別再把機慢車「綁一起」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台灣基礎設施規劃設計,仍停留在舊法規思惟,將機、慢車放在一起,道路設計是「機慢車道」綁在一起,但是國際所指慢車是時速25公里下,與機車行駛速度不同,導致慢車不敢與機車一起行駛,往人行道行駛,擠壓到更弱勢的行人。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羅孝賢認為,日本有足夠的人行空間,基本上開放慢車上人行道是會採分隔方式,用綠籬或欄杆區隔,可是在台灣,人行空間仍有待努力,自行車要騎上人行道是「原則禁止,例外開放」,現況卻是不管有無開放,到處可見不守規定的自行車騎士,未來若再進一步開放更多慢車,恐造成更嚴重的交通安全問題。
韓國的人行空間建置較完善。洪敏隆攝
不只是學者憂心,立法院法制局今年(2024)也指出,台灣有些人行道開放與慢車共道,但部分地方政府陸續引進最高時速達25公里的YouBike2.0E電動輔助自行車(電輔車),威脅行人安全,認為電輔車和微型電動二輪車這類靠電輔動力,速度較快的慢車,不應比照一般自行車上人行道。
這也是台灣當前要開放與電輔車一樣,時速最快達到25公里的電動滑板車等個人行動器具,所面臨最大的挑戰。
許雅荏點出台灣問題是「很多先進的交通運具都是民眾可以買的到,政府才來談如何使用」、「淨零的交通運輸政策缺乏前瞻性,沒有看到未來交通趨勢的需求做提早因應規劃」。台灣缺乏慢車行駛空間,導致慢車常騎到騎樓、人行道。洪敏隆攝
別再被商人「牽著走」 規範制度不可打折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在地球公民基金會的「汽機車大國,公共運輸如何可能?」座談會指出,運具電動化與無碳化不是單純的一個換一個,是整個運具數量、大小、碳排放減少轉型的過程,例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微電車等等,都是電動運具可能的選擇,相關的時程與策略應該更貼近「現在就可以行動」的方向。
而且在邁向超高齡的人口趨勢,及面對城市塞車、噪音、空污等問題,可以預見愈來愈多人選擇自行車、醫療代步車、電動輪椅、電動滑板車、風火輪、賽格威等作為代步工具,多元慢速運具合法上路的未來趨勢,專家認為台灣為擺脫「行人地獄」開始在各地規畫的人本交通環境,應該納入慢車的友善通行空間規劃。
羅孝賢則呼籲,電動代步工具的限速以及安全配備很重要,但過去政府容易跟著商人腳步走,例如電動自行車就跟一般機車沒兩樣,卻因為立委被遊說,該管的都沒管。未來個人行動器具不論設定速限、照明、方向燈、反光裝置、警示燈、煞車系統、車身尺寸規格等都要明確規範及執行,才能確保其在道路上行駛的安全性。電動滑板車未來的規格審驗,學者呼籲不要被商人牽著走。洪敏隆攝
推動永續環保的「綠色交通」是政府責任,政府面對這些新運具崛起的趨勢,不只該負責責任積極管理,更要看到可能衍生問題積極解決,交通願景才不會淪於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