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蒂作戰4-1】菸蒂好毒!泡水裡殺死一半的魚 台灣每年77億支流至海成大災難

2024-06-04 08:00
排水溝為最常丟棄菸蒂的地點,恐造成海洋災難。洪敏隆攝
甫上任的環境部長彭啟明在立法院備詢初登場宣示要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指出「把人孔蓋當菸灰缸不太好,要改變」。事實上,菸蒂丟水溝影響甚鉅,台灣一年直接丟到排水溝的菸蒂量可能多達77億支,其對環境影響甚大,國外研究一支菸蒂浸泡1公升水中24小時,殺死水裡5成魚類,菸的濾嘴為塑膠材質不易分解,毒素終將隨著流水進入食物鏈回到人體。

《太報》以2023年全民健保獲菸捐挹注130.15億元,以每包菸捐20元獲分配佔47.3%推算,一年銷售共13億7579萬包,每包20支等於共有275.16億支香菸,若以每支菸長4公分計算,可以堆疊出21.67萬座101大樓。

此數據還不包含免稅菸、白牌菸等,環境部推估一年實際菸支應該超過300億。


台灣菸蒂問題多嚴重


環團推估一年77億支菸蒂直接丟水溝、38.5億丟花圃或人行道

環境部以稽查件數來「突顯」亂丟菸蒂的嚴重性,指2019至2023年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第1款的案件,有四分之三是亂丟菸蒂,合計件數達25萬628件,但是,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這反而「突顯」稽查的力道遠遠不如實際亂丟的「黑數」,告發仍多為車輛移動行駛亂丟於車窗外的錄影檢舉,及環保單位少量的專案稽查。

台北市環保局2013年曾統計,一天清潔隊可以撿拾24萬支菸蒂,包括馬路、街道、公園、植栽,且僅計算在路面上,不計算被丟入水溝內的菸蒂。

環保署(環境部前身)2020年曾委託環團「RE-THINK 重新思考」做西門町抽菸者調查,在500多位受訪者中,有28%是將菸蒂丟進水溝,14%丟花圃或行道樹,若以銷售菸支數估算,一年至少77億支菸蒂直接丟進水溝,38.5億丟花圃或人行道。

RE-THINK執行長黃之揚表示,與抽菸者深度訪談,不少人選擇將菸蒂丟到水溝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找不到熄菸丟棄的設施」,二是認為「菸蒂會臭、會燙,還有公共安全的疑慮」,認為丟水溝很合理,「因為比較看不見,不會造成路邊垃圾問題,仍在燃燒的菸蒂丟到水溝裡,相對也較能夠熄滅,確保安全」。

吸菸者行為調查


排水溝內到處可見菸蒂。洪敏隆攝


菸蒂是台灣海廢前3名 塑膠難分解毒物吸附多

但是,丟入排水溝的菸蒂,對海洋生態造成極大危害。不只是國際淨灘行動(ICC)數據統計,菸蒂是台灣海廢排行榜前3名,但是,台灣多數抽菸者不知道菸的濾嘴為塑膠材質不易分解,毒素終將隨著流水進入食物鏈回到人體。

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曾做過研究,將一支菸蒂浸入1公升的水中浸泡24小時,菸蒂的化學毒物釋出,足以殺死水裡50% 的魚類。WHO的「世界無菸日」報告也指出,全球每年約有4.5兆個菸頭被不當丟棄,成為世上最大量的垃圾之一,每個菸頭都會汙染100公升的水。

超商外排水溝不僅成為菸蒂亂丟熱區,很多民眾也喜歡往菸蒂多的地方亂丟垃圾,成為髒亂點。洪敏隆攝


謝和霖說,多數濾嘴成分包含「醋酸纖維」的塑膠,每根菸蒂都有成千上萬根細小的塑膠纖維,需要10多年才會在自然環境中分解。此外,濾嘴藏有大量焦油、殘碳粒子,富含砷、鉻、鎘、鐵、汞、鉛等各種重金屬,吸菸過程也會吸附尼古丁、焦油等化學物質。

謝和霖說,菸蒂不只是汙染水體環境,就跟其他海洋塑膠微粒的危害一樣,不論是菸蒂濾嘴材質或是吸附的毒性物質,當進入海洋後變成塑膠微粒,被魚蝦吃進肚後,也會透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菸蒂問題除了造成環境影響、人體健康危害,公共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消防署統計,台灣近6年因為菸蒂引起的火災的件數是近萬起(9922),去年(2023)佔超過1成比例,是起火原因的第4名,許多災害甚至付出慘痛代價。例如2022年桃園市楊梅區家樂福物流中心大火,廠房付之一炬,損失逾39億元,就是因為工人隨手丟置未完全熄滅菸蒂,導致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菸蒂造成火災件數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表示,近期除了邀集地方環保局開會研商,如何擬定熱區,重點放在人口稠密及環境汙染嚴重區域,透過科技執法等方式加強稽查力道,也會廣徵民意提出有創意的做法。

過去對於環境單位提出的改善菸蒂問題對策,都會遭到衛生單位或禁菸團體質疑是「變相鼓勵吸菸」而作罷。劉瑞祥指出,這次擬定相關方針會找衛生單位、反菸團體一起溝通,集思廣益,希望不要曲解環保單位的用意,不是鼓勵吸菸,而是為了維護環境。

部分餐廳業者會設集菸設施,反而會招致鼓勵吸菸的批評。洪敏隆攝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說,戶外抽菸比在室內抽菸危害小,台灣仍有300萬吸菸人口,應給予願意守法在戶外抽菸者適當的吸菸配套措施是有必要,因此樂見新的環境部長願意處理菸蒂問題,並藉此做積極的友善規劃,建立不受菸商控制的良好環境保護措施,對吸菸或不吸菸者都是好事,確保健康、維護環境及提昇公共安全。

《太報》關心您
吸菸有害健康且害人又害己,為防止菸害、維護國民健康目的,請洽戒菸診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洪敏隆

【菸蒂作戰4-1】菸蒂好毒!泡水裡殺死一半的魚 台灣每年77億支流至海成大災難

2024-06-04 08:00

甫上任的環境部長彭啟明在立法院備詢初登場宣示要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指出「把人孔蓋當菸灰缸不太好,要改變」。事實上,菸蒂丟水溝影響甚鉅,台灣一年直接丟到排水溝的菸蒂量可能多達77億支,其對環境影響甚大,國外研究一支菸蒂浸泡1公升水中24小時,殺死水裡5成魚類,菸的濾嘴為塑膠材質不易分解,毒素終將隨著流水進入食物鏈回到人體。

洪敏隆

【菸蒂作戰4-4】撿不完、攔不住 小朋友站上街頭!向大人喊話:別再亂丟「毒素」

2024-06-04 08:00

「薰頭莫亂擲,保護下一代」,6月1日週末下午在熱鬧的西門町街頭,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北五團「不落蒂」與台北市懷生國小「再見菸地」團隊小朋友,頂著細雨舉著牌子用國、台、英語向遊客高聲倡議。他們從撿菸蒂、設熄菸桶到設排水溝攔截網,認為力量還是有限,最重要是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呼籲跟倡議,做出行為改變,「菸蒂不落地」才有實現的可能。

洪敏隆

【菸蒂作戰4-2】「眼不見為淨」是假的 一昧禁卻沒配套讓街頭被「菸沒」

2024-06-04 08:00

1998年修正《菸害防制法》規定三人以上空間禁止吸菸、室內場所全面禁菸,吸菸場域轉換到生活四周,散落在水溝、人行道、花圃、後巷等城市各個角落,這些年政府環保單位只要構思「集煙桶的設置、空間的提供」,或是擬定買菸需有攜帶式菸蒂盒等配套措施,就會被批評是「暗示大家這裡可以抽菸」、「鼓勵大家吸菸」,也使得菸蒂亂丟問題非但未解決,甚至更加嚴重。

洪敏隆

【菸蒂作戰4-3】別再讓小孩幫撿大人菸屁股 北市昌隆里推「一濾回收」

2024-06-04 08:00

環境部長彭啟明宣示推動「菸蒂不落地」,台北市大安區昌隆里不僅已推動多年,甚至在今年(2024)4月11日開始,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濾計畫」,在里內設置近20個海廢材料製作的濾嘴收集盒,「要將濾嘴丟在對的地方,才能解決問題」,除了分析菸蒂材質希望督促菸商負起社會責任,回收菸蒂經處理物加工為原材料,循環再生製造新產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