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仁觀點:藍白國會改革僅出於政治動機 恐淪北京棋子

2024-05-23 11:14 / 作者 王宏仁 /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立法院會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朝野爆發多起肢體衝突。路透社
近期台灣立法院內的種種暴力事件,引發了社會上的廣泛討論。究其根源,或許可以歸咎於國民黨和民眾黨立法委員對於上次總統大選結果的不滿情緒,也可能與他們和北京政權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共同立場有關。無論是哪種原因,都使得台灣政治局勢陷入了不穩定的境地,甚至可能導致長期的政治僵局或分裂政府。這種局面正是北京政權引以為樂的。

台灣政局陷入不穩,可能是北京所樂見。圖為國民黨表決舉國旗,資料照,廖瑞祥攝

眾所周知,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企圖透過各種方式來施加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甚至希望壓制台灣的民主發展,並最終實現其統一的目標。當前國會的種種亂象,無疑為北京政權製造了可乘之機。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法委員們,即使並非有意與北京政權結盟,但他們的種種作為,卻也在無形中成為了北京施加影響力的重要棋子。

想說服在野黨恐過於天真

眾多學者專家已經就國民黨和民眾黨所提出的所謂「國會改革」法案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指出其可能違背憲政精神、政治慣例以及程序正義等原則。然而,本文認為,即便我們能夠以理性和法學的角度來說服這些在野黨的立委們放下私利為國家和人民著想,希冀他們與執政當局共享責任共同合作,恐怕也是過於天真。畢竟,如果他們願意從理性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不至於走到目前的對立局面。

作者認為,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忽略台灣特有政治現況,其實是需要社會的團結和認同。資料照,廖瑞祥攝

在野黨聲稱,過去立法院總是順從行政機關,是因為執政黨的主導,因此現在需要進行國會改革,以重振立法權力,並以美國國會制衡行政機關為援引。但這純粹是出於政治動機,而非法學的理性考量。更令人擔憂的是,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們完全忽略了台灣特有的政治情況。台灣現階段最需要的是社會的團結和認同,而非出於私心的政治操弄。這些操弄恰恰為北京政權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之窗。

藍白不經意間成為北京幫兇

例如,國民黨的傅崐萁委員今年4月底高調率領同黨立委前往北京進行訪問,隨後立即提出將官方文書中有關對岸的稱呼統一改為「大陸」的提案,緊接著在賴清德總統就職前夕強行推動國會改革法案,造成了國會內部的激烈對峙與衝突。這些行為無疑都成為了北京政權壓迫民進黨新政府的重要一環。即使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並非主謀或共謀,但他們的所作所為也難辭其咎,早已不經意成了北京政權的幫兇。

在野黨認為監督行政機關是理所當然,但其行為未必經得起檢驗。資料照,陳品佑攝

或許在野黨的立委會主張,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政黨政治下在野黨於國會中對行政機關的監督是理所當然的。但台灣社會大眾童叟皆知的是,他們邀請賴清德總統來國會報告的目的是要羞辱他、提出藐視國會罪是要讓官員們噤聲、擴大立院調查權是要阻礙執政黨的施政進度和執行、強化立院同意權則是要奪取行政權力。這些行為能夠經得起理性的考驗嗎?

台灣社會需要團結一致

事實上,社會大眾並不反對國會進行適度的改革,也不否認在野黨監督政府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在野黨利用看似合理的政治學和法學論點,來合理化他們的暴力、謾罵行為,甚至使台灣陷入北京政權可能設下的政治陷阱,那就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了。台灣社會需要團結一致,共同維護民主自由,不能讓北京的政治操弄成為我們自相殘殺的根源。

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國會的亂象可能正是北京政權所期待的,各黨應該重新以理性、克制和負責任的態度來共同解決眼前的政治困局。只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阻擋任何可能的威脅,捍衛台灣的主權和安全。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王宏仁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