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公告地價「低調」出爐,相較於2020年下調20.06%,2022年的公告地價僅微幅調整0.06%,讓民間團體直呼不可思議!不動產學者也直指公告地價反映房價漲幅,而地價稅更是地方重要稅收,市府此舉嚴重影響地方財政紀律,並使縣市債務持續飆高,別讓「發不出員工薪水」的情況再發生。
由於監察院在今年10月26日發布監察委員施錦芳、葉宜津、陳景峻提出的調查報告,指台中市政府為何在2020年將全市公告地價大幅下調20.06%,不但遠高於全國平均調降率0.66%,使台中市整體地價稅收減少17億餘元,且減稅利益獨厚4%納稅義務人,促請市府檢討改善。
台中市政府如何調整2022年的公告地價備受外界矚目,未料,市府於12月16日低調地發布在市府網頁上,就連長期關注此議題的民間團體都未發覺,在接受本報訪問時直呼,「竟然想用一條新聞稿打發如此重要的議題」。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痛批,台中市房價近年來漲得離譜,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針對高房價問題幾乎沒有作為,推動社會住宅也不積極,就連公告地價也未反應出問題。要求市府公開說明,如何因應高房價及居住正義問題,以及為何房價飆漲,公告地價只微調0.06%,還不敢向外界好好解說,「想暗渡陳倉,讓人覺得汗顏」。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認為,此次反映出幾個嚴重層面,首先,各縣市政府的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是否已經淪為「花瓶委員會」?專家學者應該要發揮其專業性與獨立性,地價上漲就該如實反映出來,不該只是單純附議。
他建議,內政部應該修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組織規程》,特別是評議委員名單,「讓官員跟蟑螂代表通通再見」,並運用政府的電腦大量估價來系統性地計算地價,讓稅基正常化,並維持委員會的獨立性跟中立性,不能讓政治力介入,變成政策買票的情況。
章定煊也提出,政府應該以「中央統籌分配款」作為武器,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台中市的債務為1,047億元,在六都之中排名第三,意味著地方財政收支需要注意,該課徵的稅顯然沒有做,等到要規劃公共建設時,又跟中央要求統籌分配款,是債留子孫的做法。中央應該要求地方的財政紀律要完善、該收的稅有收,再來談公共建設經費問題。
最後是比較敏感的部分,章定煊指出,民眾會擔心政府稅收進入大水庫,「用在不透明的地方」或「不知道用到哪裡」,這部分可以比照美國,提撥一定的比例給地方建設,如校園的營養午餐或社會住宅基金等,確定會回饋給地方,讓民眾有感,才不至出現「萬萬稅」的觀感。
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回應,各縣市政府在調整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不用跟中央報備,畢竟屬於地方權限。他重申,公告地價為地價稅的核課基礎,由縣市政府綜合考量地方土地市價變動、民眾負擔能力等因素後評定,攸關社會及租稅公平,並為穩定房市的重要基礎,再次呼籲各縣市政府應合理反應市價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