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食品示意圖。取自Pexels
消基會今年5月針對市售保健營養食品進行調查與測試,今天(8/11)發布新聞稿指出,15樣商品中3件電商販售商品標示內容不符《食安法》,提醒消費者購買時多確認,另有2件檢出有致癌疑慮的PAHs,分別是美國生產和進口,因此提醒消費者選購美國產地補充食品應謹慎評估。
消基會表示,根據2023年初經濟部公布統計指出,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產值2021年達215億元,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另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2022年進口保健營養食品金額約新台幣87億元,是歷年新高,主要進口市場以美國和歐盟地區為主。
消基會指出,參考「2015歐盟標記飲食補充劑中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分析方法和發生率」研究報告顯示在蜂膠、靈芝、螺旋藻類、纈草根及聖約翰草等產品分別檢出90〜700 g/kg(相當於ppb)不等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由於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報導多種PAHs具致突變性或致癌性,消基會為了解國內消費者購買到的相關產品中是否可能含有PAHs及品質是否安全,而在今年5月間於台北市、新北市地區的連鎖藥局、進口商品店及網路電商,購買相關商品,與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合作,進行調查測試。
其中蜂膠相關商品7件,藍綠藻、螺旋藻類3件,靈芝膠囊類3件,纈草根及聖約翰草各1件,共計15件;其中產地為台灣6件、加拿大3件、美國、德國、紐西蘭、澳洲、義大利各1件,1件未標示產地(電商平台刊登為美國進口,商品本身未標示產地)。
調查結果發現,本次15件樣品中有3件來自電商平台購買的樣品,標示內容與《食安法》第22條第1項應標示項目不符,依法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至於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化學物質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四品項(PAH4),則有2件蝦皮買到的商品有檢出,但全數合規。另一方面,抗氧化劑含量結果均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根據調查結果,消基會建議消費者首要注重飲食均衡,有需食用補充食品應先諮詢醫師意見,且挑選商品時應注意標示符合《食安法》規定才有保障,另代購國外食品也應依法辦理查驗、報驗及中文標示並完成食品登錄。
消基會提醒,補充食品不是藥品,不可作為醫療用及宣稱具有療效,用量應依據建議方式,並不是劑量越高越好,也要注意不同年齡層的攝取量,可參考食藥署建議。
因有2件檢驗出PAHs,一件標示產地為美國,另一件未標示,但電商平台賣家刊登為美國進口,消基會建議消費者選購美國產地的補充食品時實,須謹慎評估。
消基會呼籲政府,主管機關應加強進行查察許多代購賣家是否有依相關法規申請商品,也應定期追蹤抽驗補充食品的品質,並把關廣告、打擊不實資訊,確保消費者權益。同時,應提供主要各進口國家之補充食品的PAHs及抗氧化劑等相關限量標準的資訊,供業者及消費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