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需尋求專業協助。示意圖。取自pexels
歌手李玟飽受憂鬱症所苦,最終選擇輕生離世,震驚各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指出,大眾眼中高成就族群未必與憂鬱症絕緣,擁有高成就的「人生勝利組」得憂鬱症時,比一般人更拒絕接受精神科的幫助。
高成就人士通常較不願就醫,鄭勝允分析,有些人覺得可以僅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克服憂鬱症,而有些人在意形象,不想讓自己不完美的一面被別人知道,有些則是擔心說出來會被他人冷嘲熱諷說「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足」,反而讓高成就者變成了精神健康中的孤兒,實在是件非常遺憾的事。
身為家人該如何協助憂鬱症患者?鄭勝允表示,雖然患者主觀上不願承認憂鬱,但一些客觀、可數據化的症狀卻是個案無法否認的,像是胃口與睡眠,典型憂鬱症的個案,通常伴隨著食慾不振及睡眠障礙的問題。
鄭勝允建議,家人在勸患者就醫時,可先不要跟患者談心情、情緒、壓力等較為敏感的字眼,可以先從關心胃口、體重、營養、睡眠、活力等議題著手,讓患者承認自己有某些狀況,然後家人就可再建議帶患者去就診精神科。
另外,鄭勝允發現,在COVID-19大流行過後,「長新冠」、「確診新冠的後遺症」、「新冠病毒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也能被患者們接受,這樣的說法也可以試試看。
憂鬱症患者出現何種症狀需即刻出手?鄭勝允說,憂鬱症患者最需要提防的就是自殺,所以自殺防治手冊上都會提到,若患者透露出想輕生的念頭、甚至是已經出現自殺的企圖,那就該緊急送醫。
鄭勝允指出,內疚罪惡感(guilty feeling)對於偵測自殺企圖相當的有效,身為憂鬱症患者的家人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最近患者有沒有提到「沒有我,這個世界會比較好」之類的言談,如果有的話就趕緊帶患者去就診精神科(或稱身心科),就算遭受患者怨恨也不要在意,待患者病情改善後自然能體會到家人的用心良苦。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