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台確診人數激增,許多兒童也不幸染疫。6歲女童暄暄確診後雙腿痛到無法站立、行走,甚至碰到就痛得受不了,就醫後發現她是因確診而引發「橫紋肌溶解」,相當罕見;醫生表示,嚴重的話恐怕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好在治療及時且當得當,暄暄住院3天後就順利返家、繼續隔離。
暄暄一開始是掛了台北慈劑醫院的視訊門診,被建議立即急診後,兒科吳秉昇醫師發現她血液中的磷酸肌酸激脢(CPK)高達6900 U/L(正常值小於300U/L),診斷為染疫後併發的「橫紋肌溶解症」。
為了避免併發急性腎衰竭,醫療團隊即時以點滴輸注大量生理食鹽水,補充水分、幫助代謝,;隔天暄暄的腳痛情形大幅改善,已能下床行走,3天後恢復活力,返家隔離。
吳秉昇醫師表示,「橫紋肌溶解症」常見於激烈運動或病毒感染,當肌肉受到外力影響,導致人體橫紋肌細胞被破壞,橫紋肌裡的酵素跟產物跑到血液裡,就會造成肌肉劇烈疼痛、腫脹、無法行走等至症狀。
吳秉昇醫師指出,過去流感病毒被認為會侵犯肌肉組織,所以臨床常有流感併發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例,「而COVID-19病毒併發橫紋肌溶解症的案例報告雖然在文獻上有出現過,但很罕見。」正常情況下,肌肉酵素不會大量出現在血液中,一旦大量肌肉酵素進入血液,必須靠腎臟代謝才能排出體外,若未及時發現、補水,導致代謝廢物阻塞在腎臟,就會出現尿量減少及茶色尿液、電解質失衡,嚴重可能導致急性腎臟衰竭。
COVID-19造成的橫紋肌溶解症,無論成人、小孩都相當罕見,而且出現在急性症狀改善之後。吳秉昇醫師提醒,因為居家照護就醫不便,容易被家長忽略而未能及時就醫。所以染疫後,即使退燒且臨床症狀慢慢改善,但雙腳出現劇烈疼痛、無法站立或伴隨尿液減少的情形,就要盡速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