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台灣PISA領先國際 但焦慮程度在108課綱前依舊無解

    2023-12-18 07:30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台灣學生數學程度頂尖,但壓力也是頂尖等級。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學生在各項國際評比中,數學程度往往頂尖出眾,但同時也和其他東亞國家一樣,面臨頂尖等級的焦慮折磨,108課綱上路迄今已過4年,儘管課程、教學方式不斷修改,但「考試領導教學」這個最大的魔障,依然存在師生心中……

    接受電話訪問的時間是晚上10點,高三的小婷(化名)剛從圖書館自習回家,這天是學測倒數36天,她談到壓力最大的科目就是數學,「因為一題5分啊,不小心錯一題就掉一級分。」

    當年會考時的數學成績是A++,日常段考成績落在80到90上下,模擬考就算沒有頂標也是前標,從平均來看,她的成績已經算得上優秀,然而每每想到考場裡的畫面,緊張感依然揮之不去,志願是化工系的她,就怕一個閃神就會錯過理想學校。

    這種戰戰兢兢的經驗,對大多數台灣人來說多半不陌生。

    高得分也高痛苦 東亞國家多陷學霸焦慮

    三年一度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在被疫情耽擱一年後,終於在今年(2023)12月5日的晚間與巴黎同步公告結果,這項測驗以15歲青少年為主,主要測驗3項素養能力,而台灣學生今年在參與測驗的81個國家/經濟體裡,奪下數學第3、閱讀第5、科技第4的佳績,皆是PISA 2015年改為數位化以後最佳的表現,尤其數學成績,是台灣從2006年開始參加PISA以來第二高的名次,也是從2015年改為全電子測驗後的最高分。

    台灣PISA數學歷年表現

    計畫主持人蔡今中對此結果表達讚許,說如今受測驗的學生,都是108課綱推動後的學生,「這也展現出課綱下的自主學習能力。」

    而亮眼的成績背後,學生們學習的心情又是如何?PISA每屆會輪流以數學、閱讀、科學做為測驗主軸,上一回主測數學已是2012年,當時奪下第4名的台灣,數學焦慮指數是0.31,如今10年過去,2022年已接受新課綱3年完整教學的這批學生,焦慮指數則為0.29,仍高於國際平均的0.17。

    焦慮或許可以說稍有緩解,然而根據今年度結果,大多數國家數學的成績與焦慮程度呈現反比,也就是說,數學越好越不會對數學感到焦慮,如焦慮指數最低的芬蘭與荷蘭,成績表現都高於平均,焦慮指數最高、接近0.7的瓜地馬拉,數學成績則是所有參與國裡倒數第5;成績最低的柬埔寨,焦慮指數則為0.5。

    然而也有特例,如阿爾巴尼亞與烏茲別克等國,不論在得分或焦慮程度上都遠低於平均;另一個極端,則是高得分高焦慮,事實上攤開排名,幾乎成績排名前五名的國家或地區,焦慮指數都高於平均,包括台灣、澳門、香港與日本,也清一色為亞洲國家。

    數學素養成績&焦慮指數分布圖

    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受訪時也不諱言,台灣學生是高成就也高焦慮,考試對學生一定有壓力,「尤其亞洲民族求好心切會更焦慮」,教育部也透過學測數學AB分流、改善教學方法、建立線上學習資源等方式協助。

    網路上流傳著這麼一句笑話:「人生也許會背叛你,但數學不會——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從我國民主開放以來,每一次教改都是以減輕壓力為負擔,而面對不少人為之焦慮忐忑的數學,如今多項抗焦慮政策早已上路,但這些理想實際落地時,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數AB分流是解方?數學教師:只適用少數人

    最直接者就是升學、考大學的需求。過去高中階段的數學分流,僅有以文理組一刀切的數甲、數乙,但108課綱上路後,將學測的數學分為數A、數B,並切出三條軌道,分別為:理工類科系使用的「數A-數甲」、商管類科系的「數A-數乙」、文史哲科系的「數B-數乙」3條軌道,希望讓學生選擇適切自己的難度。

    但成淵高中數學教師史美奐直言,數學分流與台灣生的數學焦慮「沒什麼關係」,雖然設計了數B給有志文史哲類科的學生使用,但除非學生一開始就篤定自己不唸商管科系,否則就他觀察,高中裡每屆大概只有7分之1到8分之1的學生只選數B,剩下多半還是要兼修數A。

    根據大考中心統計,數AB分流至今,111年度學測只選數B的學生為27.1%,112年度更下降為22.9%。

    對此,史美奐也感嘆,進步理念不一定能實踐,新課綱強調的活化教學,最後還是要回到考試,「會覺得沒有改變,就是因為(教學)始終在為考試服務。」

    而所謂的考試還有另一個層面,就是要強調解題速度。

    會算還要算得快 考試時限逼得學生只好拼刷題

    以高中來說,目前學測數學測驗時間50分鐘,題目通常為13-17題左右,史美奐指出,通常學生寫作業、上課時壓力還行,因為可以從容思考,一節課50分鐘差不多只要專心寫4、5題,但大考很大部分是考熟悉程度,「看他能不能機械式反應、一看就知道怎麼算、不能停下來思考」,這除了是學生焦慮的原因,更限制了教學,不少老師其實雖想改變模式,但也只能不斷訓練學生解題速度,「上課就變講定理,講完寫題目,寫1題不會再寫3題,33題還不會再寫10題,多算就多會了。」

    數學測驗讓許多台灣學生感到焦慮。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國中部分也是同樣情況。頭份國中數學教師張漢權回憶15年的教學經驗,說通常學生若有足夠的時間,很多題目其實都解得出來,但以國中會考來說,數學80分鐘,要解開25道題目,「我們不會讓他能算就好,還要讓他算得夠快,這就是他們焦慮的原因」,也因為題數少,題與題之間的難度落差也會更大。

    他談到,其實目前會考已經是素養導向的題目,著重基本觀念,而非考解題技巧,但另一個問題是教學現場,不少老師出段考題目時,還是用舊方法在考學生,甚至坊間教科書依然存在炫技,甚至刁難學生的題目,這些種種,也讓學生更不喜歡數學。

    數據揭露:上課、作業都還好 台灣學生特怕考試

    細看PISA用於評量學生焦慮程度的6個問題,第1題是關於上課情況的:「我常擔心上數學課時遇到困難」,再者第2到4題,都是關於對數學題目的感受,分別為:「我做數學作業時會非常焦慮」、「我解數學題時會非常緊張」、「我做數學題時會感到很無助」,最後兩題則是對成績的看法,分別為:「我擔心自己的數學成績很差」、「我對數學不及格感到焦慮」。

    數學焦慮測驗

    結果顯示,台灣學生對於數學作業、寫題目的焦慮程度雖然略高於國際平均,但也僅在4成上下,對數學課的態度更比國際正向,卻有7成6學生擔心成績差,6成3擔憂不及格,形成上課、解題都沒問題,但就怕成績爛的現象。

    這很大部分,要回歸到文化層面。北一女數學教師吳銘祥表示,台灣因為地狹人稠,希望人才有夠強的功能性,不管未來走向文、理路線都要精兵政策,所以把數理、自然科學放很重,「不是看志向決定要不要學,是都要訓練到一定程度再分流」, 所以國際成績好是國家氛圍,而焦慮則是牽涉到對未來工作的關連性。

    數感實驗室是專攻數學教育的新創企業,教科處主任陳韋樺對此議題則認為,108課綱雖然改變了課程,但焦慮感沒有明顯降低,其中一點是改變本就會帶來焦慮,這種焦慮是來自未知,尤其是是否能申請上理想的學校。但反過來說,這次PISA成績還顯示出,台灣低分族群沒有變弱,但高分族群變更高,反過來可以思考的是,在焦慮感不變的情況下,高分族群表現更好,或許能推論在現行課程結構跟教學模式下,孩子雖然一樣焦慮,但懂得如何面對、處理焦慮,當然一開始會有點無所適從,但可見未來焦慮感是有機會被改善的。

    從小被師長、父母灌輸「追求優秀」 學生嘆: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談到焦慮,小婷還記得,前陣子才在模擬考時看到題目,說2018年的PISA測驗裡,台灣學生害怕失敗的程度全球第一高,她在想,這正是焦慮的原因,「父母跟老師追求都要優秀,所以我們一直追求所謂優秀,就連自己也有一把尺,沒到達標準會蠻焦慮緊張的,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焦慮,或許是從小開始。在另一項以小學四年級與國中二年級生為目標的TIMSS測驗裡,台灣歷年來數學成績同樣名列前茅,而同樣地,對數學的排斥程度也高於國際,尤其國小階段不喜歡數學的學生比例,不但比國際平均高出整整2倍,直到2019年都連年穩定地上升。

    不喜歡數學的學生比例

    如今,2023年度的TIMSS測驗已經完成,結果將在2024年公布,跌跌撞撞中上路的108課綱又面對再一度的檢驗,學生對數學的排斥,是否有機會漲停甚至減少?考試的魔障又有可能緩解嗎?一切都還得要繼續觀察。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