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圖書業遇10年來最大跌幅?出版人揭:缺乏數據連受傷情況都難判斷

    2024-02-15 08:00 / 作者 吳尚軒
    誠品信義店,熄燈前一天市況。廖瑞祥攝
    近年來出版業甚囂塵上的折扣之爭,在2023年歷經主管機關出手介入後,下半年電商平台減緩折扣幅度,然而更嚴重的銷售衰退卻緊接著襲來,多家出版社面對近10年來最慘重跌幅;眼見更嚴重的出版寒冬,資深出版人卻紛紛指出,在台灣連統計數據都付之闕如的情況下,不僅難以判斷前景,就連受創情況都只能靠經驗與「體感」……

    政大書城險些停業、信義誠品收攤、《巧連智》停刊……年度盛會台北國際書展即將到來,然而談到去年(2023)出版業的情況,產業中人大概不太有辦法開心,而多位出版人紛紛向《太報》記者表示,如今光是想辦法賣書求生存就來不及,「已經沒有人有力氣管(折扣戰)了。」

    高層出手為折扣戰止血 出版業迎來陣痛期

    過去20多年來,出版業始終為了折扣這個議題爭論不休。2000年代網路書店博客來崛起後,新書上架多半進行79至9折促銷,少數書籍則還會有單日66折促銷,遠優惠於實體書店,虛實通路的糾纏就此展開,這個微妙的平衡持續多年,後來在網路電商MOMO加入後急遽升溫。

    2020年的雙11促銷活動,MOMO祭出全館超過8萬種圖書商品66折,引起出版產業裡最弱勢的獨立書店串聯抗議,然而除了相關從業人員義憤填膺之外,並未能促成進一步發展,直到去年3月8日婦女節,博客來在未通知出版社情況下,推出多檔暢銷書65折、66折促銷,也讓出版社開始有所警覺。

    同年3月30日,三大圖書出版協會共同發起連署,呼籲文化部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規範通路折扣範圍;連署發出後一週,引來超過300人連署,出版界高層表示,此是史無前例的大團結。

    出身自獨立書店業的立委陳培瑜後來在4月11日召開公聽會,然而該場會議,在博客來、MOMO皆未派員出席下,並無實際共識,5月19日再由文化部、數發部召開研商會議,此次雖有電商公會派員參與,但與會人士透露,彼此的對話始終無法對焦。

    然而據了解,此次會議結束後,文化部官員後來直接找上電商最高層主管溝通,呼籲對折扣應該自制,也讓折扣戰在2023下半年突然沒了聲息。而究竟實際狀況如何?中華民國出版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政鴻解釋,目前電商通路大概把折扣抓在7折以上,「可以說是大家默契上默許的折扣。」

    歷年折扣戰重要事件

    折扣稍稍回歸平衡,然而值此同時,大多數出版社都反映,銷售明顯地衰退。

    書市年年遇挫折 單價卻漲出版人嘆「不健康」

    吳政鴻指出,他近期詢問其他出版社,不少人都表示2023下半年的業績下滑了15-35%,「都是近10年最高比例」,不少人認為是因為減少折扣後造成業績下滑,而其實目前包含博客來、MOMO、蝦皮商城等網路通路,就佔出版社銷售額的一半以上,因此線上的業績衰退影響非常大。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直言,2023年是時報20年來業績最慘的一年,博客來的業績跌了2、3成,MOMO減少4成,儘管因為文化幣因素,在誠品書店部分稍有回溫,但整體仍無法補齊。

    除了折扣影響外,趙政岷表示,業內也有其他猜測,比方說過去大宗的童書市場,可能因為疫情期間,學生提早習慣使用平板而失去閱讀習慣,也有人猜測2023下半年正逢疫後旅遊復甦潮,加上影視音瓜分注意力,「從長遠來看,大家一定是往影視音去的。」

    出版寒冬畢竟已經不是新鮮名詞,不過,近幾年來除了出版衰退外還衍生出的問題是,單本書籍的定價越來越高。吳政鴻說明,他們對比去年的銷售本數與銷售額,發現本數下滑的幅度比金額下滑更多,比如本數下滑30%、業績下滑20%,顯示出雖然賣出的數量減少,但因為單價提高才讓銷售額的減少暫緩。

    根據統計,2018年時圖書平均價格為390元,2021年時已增長為448元。

    圖書平均價格統計


    書價上漲的背後因素紛雜,除了出版成本隨物價上漲外,也因為圖書的銷售數量越來越低,而需拉高單價,另一部份,則是出版端為了因應已呈常態的折扣,而選擇直接拉高原價。對此,吳政鴻表示,雖然大家會認為這樣更有操作折扣的空間,「但不是一個健康的做法。」

    沒資料只能靠感覺 出版業盼完整數據揭露

    資深出版人羅玫玲則表示,她自己在業內打探,有多家出版社說營收衰退了15-30%,但也有些出版後來說,其實最多只掉了個10%,體感跟實際存有落差,到底出版產業2023年狀況多慘?其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關鍵在於沒有數據,大家只能靠人脈跟觀察。」

    過去要衡量出版產業情況,大多是透過財政部稅務資料,撈取出版業的年度銷售額,近年來規模約為190億元上下,但此做法的偏誤是無法實際抽取出「書籍」的金額,比如出版社若有兼營課程、販售其他周邊產品,皆是納入出版業計算,難以實際計算書籍的銷售額,更遑論進一步分析不同書種、類型。

    另一方面,文化內容策進院在今年(2024)1月,公開了《台灣文創產業發展年報》,收錄2022年各領域統計資料,其中出版產業年度營業額為1000億元,然而此數字卻遭批評「犯了經濟學課本最基本錯誤」,將上中下游的交易額重複計算,此外2024年才能公布2022年的資料,也遭批評缺乏產業參考價值。

    羅玫玲舉例,如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發行的《出版指標》,或者中國開卷網出版的年度報告,都是在今年1月就可以看到2023年的統計與分析,但台灣今年只能看到2022年的資料,落差實在太大。

    關鍵之一在於產業結構。羅玫玲說明,台灣出版產業以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為主,有些甚至還是家族企業,大多沒有上市上櫃,也因此長期財務不透明,「都還處在傳產狀態」,然而如今AI時代到來,可以協助分析數據的工具都已經到位,但就是缺乏資料,這是出版業書業最迫切需要轉型之處。

    對此她呼籲,應要有值得信賴、能夠保密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數據蒐集,另外更需要突破的是產業心態,除了要讓大家願意公開數據外,也要讓人信任數據不會被外洩。

    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逗點文創結社創辦人陳夏民則指出,圖書館的借閱次數也是應該補上的數字,目前出版社需要的,是各通路數字整合後能反映出全貌;他舉例,過去沒有電子書的時代,一本書首刷可以賣光2000本,但電子書出現後,又加上遇到書市衰退,新書首刷減少為1200本,「但剩下的800本是跑到電子書了,還是說有些跑去圖書館借閱?這些數字都會影響到之後的判斷」,他認為,圖書館的借閱次數應該也要跟出版社分享。

    育才、情報交流 出版想回暖還有這些基礎得要做

    「出版沒有對景氣悲觀的權利,台灣還是有美好風景。」對未來情況,趙政岷表示,出版公會希望今年起可以每季召開一次出版論壇,讓業內進行情報交流,此外更希望以線上課程的形式,辦理出版學校,出版業要知道未來趨勢,就需要更重視人才培養,而非像過去都是土法煉鋼。

    羅玫玲也指出,應該要有業內刊物或對話平台,如美國有Publishers Weekly、英國的The Bookseller,可以讓業內專業人士交流情報跟想法,台灣科技業其實也有Digitimes可以借鏡。

    放眼2024,羅玫玲則預估,美國目前出現實體書店復興潮,「新事物發展到天花板時,舊價值會被發現」,她評估線上書店發展了20年後,如今實體書店的價值又開始凸顯,這個機會應該好好把握,2023年其實也看到一些小型書店、出版社有出色表現,她認為還是要看未來作了多少讓人覺得有趣的東西,才能決定究竟會衰退還是成長。

    她最後指出,未來另外可以思索的部分,是出版業怎麼跟企業合作?台灣其實很多企業希望讓內部員工可以閱讀,如企業可以認養獨立書店或進行合作,這也是接下來1、2年可以思考的方向。

    對於產業調查,文策院則表示未來將從兩方向著手,一者是建立多種調查及觀測方法,蒐集產製與消費兩端數據,反映產業營運現況;再者也將與如國圖、財政部等統計主管單位及產業公協會等合作,讓基礎數據提供及調查研究的設計,未來產調發布時程也將更為提早。

    春節結束,出版業又過了一次冬天,面對來自影視、音樂的跨界競爭,未來閱讀對人們來說是怎樣的活動,恐怕沒人說得準,然而不管要如何力挽狂瀾,眼前最迫切地,或許是要先把過去錯失的基礎彌補回來。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