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呼籲,接下來的政府要從更高層次完整看待高教。校園示意圖。廖瑞祥攝
在少子化浪潮的侵襲下,私立大專為求生存各展身手,有人尋找企業金主注資,也有人力拼系所轉型,而退場的學校,有些則交由公立學校使用;一場總統大選過去,教育環境已非8年前可以比擬,私校拼生存、公校拼擴張的情景更產生不少隱憂,教育團體、學者莫不呼籲,接下來的政府要從更高層次,完整看待高等教育。總統大選終於落幕,然而台灣的未來如何往前走,還有更多挑戰要面對,尤其少子化的考驗持續嚴峻。就在選前不久,教育部例行公布了112學年度大專校院註冊率,去(2023)年大一僅有14.1萬位新生註冊,跟2017年的17萬相比,減少將近3萬人,已經形同少掉了10所小型學校。
根據預估,教育界對少子化向來有所謂的「117大限」稱呼,認為新生人數將持續下探,並在2028年(民國117年)來到最低點,之後則會略微回升並進入穩定狀態。這個大限距離如今也不過剩下4年,曾在3所私立大學擔任過校長的陳振貴便認為,這幾年對私校來說是關鍵期,「挺過去就能永續經營」,要挺過去有兩個前提,一是有足夠的學生,第二是要有足夠存量,也就是足夠的資金。
距離谷底剩下4年,不僅剩一任總統任期,甚至今年(2024)入學的新生畢業前就可能碰上,步步進逼的威脅下,私校又是如何力拼求生?
私校難尋金主 再掀企業入主潮最直觀的問題就是招生。根據教育部統計,如今不但已經有16所大專退場,且跟2017年的人數相比,2023年有24所大專新生人數腰斬超過半,當中更有重災區,如位於高雄的高苑科大,以及新北市的聖約翰科大,都因為歷經退場危機,而讓新生從500多人下降到僅存數十人;位於台南的遠東科大則從過去900多人銳減為約140多位新生就讀;真理大學新生重挫7成,從6年前約1100人減少為去年約300人。
部分私校招生惡化持續,讓高教生態起變化。教室配圖。廖瑞祥攝
尤其當中多所學校,招生惡化已經持續2、3年以上,也讓高教生態有了變化。從2020年左右開始,多所企業開始再度加入這個戰場;汽車零件供應商敏實集團於2019年斥資3億元入主大華科大,並打出學生「工號即學號」的口號;以樺漢科技為首的校友團隊,在2023年聯手注資1.6億接手聖約翰科大,並從112學年起將招生名額縮減為190名;此外,近期最受矚目者,莫過於台鋼集團在去年注資2.9億後接手高苑科大。
危崖邊的私校找到救命稻草,另一方面,岌岌可危的私校也在尋找出路。
轉型救招生 熱門系所名額翻倍再看教育部數字,另有16所私校,過去6年來的新生人數減少30%-49%,29校衰退幅度在3成以內。這些學校目前的方案,多半是力拼系所轉型,尤其是加強熱門、招牌校系的招生名額,並裁撤招生困難的系所。
2017-2023年大專校院人數
而這確實有成功案例。世新大學111學年大一新生為約1700人,相較過去2100人重挫近400人、減少約2成,112學年卻止跌回升,增長約300多人,重回2000人之譜。
日前,校方停招中文系的消息甚囂塵上,觀光系規劃組也傳出整併消息,另一方面則是增加傳播科系名額,尤其以該校最負盛名的廣電系,便一口氣加收了173位新生,從一屆220人左右,成長到將近400人,而公廣系、多媒體設計系也分別加收40多位新生,本學年還要再啟動原民專班招生,傳播科系可說是扛起了招生缺額的半壁江山。
淡江大學同樣歷經了陣痛後轉型。該校過去一年新生約有4500人上下,為招收新生數一數二多的大學,111學年受挫僅餘3600人後,112學年回升到4000人規模。
該校近期同樣傳出系所整併消息,擬將西語、法語、俄語、德語等系將整併為歐洲語文學系,另一方面,112學年度大傳系一口氣加收59人,跟過去每年僅40、50名新生相比翻倍成長,炙手可熱的電機系則從180名新生增長到230人,財金、企管系則各增加40人名額。
不管是找金主或力拼轉型,隨著《私校退場條例》在2021年通過,教育部開始用標準規格開鍘私校後,這2年來私立大學謀求生路的動作遠比過去更明顯,不過當然其中也有隱憂。
萬人校園百人辦學 工會:教育部應防企業逢低買進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便指出,企業捐資辦學,過去就有像台塑、遠東等,捐助明志科大、長庚大學、元智大學的正向案例,相關學校也都有不錯成績,然而也有像明道大學、南榮科大、亞太技術學院等負面案例,關鍵就是主事者心態,是否願意真的提供資源好好辦學?能否真的拿出資源改善師資、維護教學品質?
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指出,私校辦學關鍵是主事者心態,是否願提供資源。吳尚軒攝
尤榮輝指出,尤其當中有些學校,企業接手本來能容納上萬人使用的土地、空間後,卻「以大辦小」,只轉型收幾百人的小學校,這種情況下,其他校舍、土地是否會被挪做營利或私人使用,都讓外界存在疑慮。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也指出,不乏企業入主後,減少招生人數,甚至依然積欠教師薪資的情況,辦學沒有改善,企業反倒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取得其他校舍、土地使用,對此,主管機關應該要劃出一條線,制止企業趁著學校財務困難「逢低買進」,否則假捐資只會讓高教生態更惡化。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點出企業入主私校,減招卻仍積欠教師薪資的問題。吳尚軒攝
私校強化招牌科系 教團憂泡沫化林柏儀並認為,熱門、招牌科系增加招生,除了要思考到底師資、教學資源是否足夠外,也呈現高教市場化的趨勢,但從更高層次來說,科系增班、減招都要通過教育部核准,但過去出現不少熱門科系短期內大量設立、招人,退流行後又大量倒閉、資遣教職員的情況,類似補習班的營運方式對高教是隱憂,政府核准時除了考慮單一學校的招生情況外,更該考量未來人才需求,而非等到真的開始人才供給過剩,才讓他倒閉關門。
林柏儀表示,目前其實就有類似的管制模式,比如說因應理工人才需求,教育部有工科不減招的措施,儘管有人認為不該由政府管控,但長期來看,高教的擴張、縮編都要穩定,不會說突然擴張又萎縮,不僅對於學生,就連對於老師來說,這樣才能夠信賴。
陳振貴則認為,可以進一步思考調整學校模式,比如說思考「單科大學」的存在。他指出,過去教育部規定,要成為大學要滿足至少3個學院的最低要求,但比方說護理專長的學校可能有護理學院,而醫護管理獨立成管理學院,另外再獨立出智慧、綠能學院,但如果回頭允許單科、單學院大學存在,一所學校專注於發展如醫護、半導體等某個領域,並不會因此就違背教育宗旨跟目標,「規定一定要3個學院,加上目前的評鑑制度,反倒因此讓大學的同質性很高。」
公私校平衡打破 教育界籲求完整高教藍圖隨著除了少子化浪潮來襲,公私校間的平衡也逐漸傾斜。私校紛紛退場後,公立學校更得到擴張機會。
近期,陽明交通大學宣布將設立高雄分部,用以發展半導體及AI碩博士班,座落地點是過去由台灣首府大學經營的蓮潭會館;高雄科大宣布將進駐東方設計大學校園,將校地轉做產學園區,而台科大也在2023年接手華夏科大校區,做為未來大一學生教學區使用。
陽明交大近期宣布將設立高雄分部。翻攝陽明交大臉書
另外一部分,嘉義協志工商退場後,校地捐予中正大學,後者擬以此做為進修部使用;永達技術學院退場後,高雄仁武校區過去則曾傳出將由中山大學接手;位於花蓮的台灣觀光學院退場後,則由空中大學承接校園,目前擬做為創生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校不僅是所謂的國立大學,大多也是擁有較多經費與資源的前段大學。
林柏儀認為,是否承接新校地,主要是看學校的校務基金跟規劃能力,結果就是有資源的大學反而比較能擴張,最後形成大者恆大,小者恆不大的狀態,當然可以讓辦學優良的學校承接,但也要關注,這些校區是否拿來做教育使用?
尤榮輝則認為,這些案例背後可能教育部主導,希望讓公校擁有更多教育資源,問題是取得這麼多校地後,能否好好利用也未必,國立大學過去在各地都有不少土地,但長期沒有使用,而如今公校取得本來位於鄉間的私校土地,如果不是繼續用來辦學,而是轉做其他目的,最後恐怕會讓高教資源越來越往都市傾斜。
此外,他也警告,由於目前受到衝擊私校,大多是技職體系學校,公立大學取得土地後,也不會再往技職發展,這個結果更會進一步導致技職弱化。
陳振貴則認為,少子化下,學校消失固然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沒有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待就會影響整體人力與區域發展,尤其是區域發展的部分,更需要去思考,比如像是東部假若私校、技職持續萎縮,未來學生只能到西部來就學,呼籲未來政府對於整體國家人力、區域的發展要更能進行通盤思考;他更認為,未來的執政者應召開高教國是會議、提出完整的政策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