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專訪】再一次的百年感動 阿里山林鐵睽違15年全線通車「要拚世界文化遺產」

    2024-07-27 09:00 / 作者 陳玠婷
    一票難求的阿里山林鐵生態列車「栩悅號」載著旅客穿梭林間。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處處是百年的台灣有說不完的故事,不過,阿里山的百年故事卻不太一樣,從嘉義市中心,沿著林鐵軌道緩緩駛進山林裡,聽著火車蒸氣鳴笛「嗚嗚」聲,蜿蜒地、緩緩地穿梭高山吟唱,像是和沿途山民們搖手招呼。是的,阿里山小火車與山民們彼此就像老友般彼此共生共榮、喜喪相依,這是外人無法體驗的珍重情感。今年7月,阿里山林鐵睽違15年終於盼來全線通車,居民與林鐵工作人員那些被莫拉克颱風與杜鵑颱風重創的記憶得以被修補,他們正準備用舊時的情懷走出新的路,朝世界文化遺產認證邁進。

    如果時間抓得準在嘉義車站內可一次見證百年,一是最快的普悠瑪號,另一則是阿里山火車,司機員看著手錶準備準時出發。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台灣唯一山中鐵路 阿里山林鐵的過去與現在

    隸屬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近日透過《2421m的迴聲》一書分享林鐵百年文史故事,一翻開,每一張照片都有代表意義,每年在元宵節熱鬧一次的交力坪車站公王廟、走四大天王山步道下山賣筍的農民、櫻花季時像仙山的十字路車站,鐵軌旁就是居民聚落,以及第二分道車長必須跳下車扳轉鐵軌轉轍器才能前行的特殊景象。

    這些在山下的不可思議,場景搬到山上便是日常。

    提起阿里山,得從眾人所熟悉的「阿里山小火車」開始。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發展台灣林業,陸續在台闢3座林場,北部的太平山林場、中部的八仙山林場,以及南部阿里山林場最具代表性,為了將檜木從深山運到平地,鐵路,是當時成本最低、運載量最大的方式,因此總督府決定興建阿里山林業鐵路。

    讓蒸汽火車運送木材可說是再現經典。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阿里山林鐵主線在1912年正式開通,1920年首度載客,往後半世紀林場線、神木線、眠月線、祝山線等支線陸續完成,沿線車站正式營運,為當地提供不少工作機會,司機員、站務員、道班、機務維修等等,可以說阿里山居民的生活與鐵路息息相關。

    1963年起,阿里山林鐵正式轉型觀光鐵路,直到今天,復古蒸汽火車、柴油火車、檜木列車、中興號、光復號、日出、雲海、神木群、小火車、奮起湖便當等等,已成阿里山標示,聚落型態也逐漸轉為觀光。

    阿里山林鐵從嘉義站到祝山站,總長77.9公里,爬升2421公尺,沿途中有20個車站。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後來,921大地震、2009年莫拉克風災、2015年杜鵑颱風皆重創阿里山林鐵,尤其莫拉克,是林鐵開通百年以來遇到最大災害,近6天時間阿里山竟累積3060毫米降雨量,幾乎等同一整年的雨量,讓原本就脆弱的地質無法承受,巨型落石遍地,植披裸露,全線421處橋梁、隧道、公路段嚴重損毀,讓人親身體會什麼是真正地柔腸寸斷。

    往後6年,阿里山林鐵主線、支線分段維修通車,好不容易等到最後一段奮起湖至阿里山段要通車了,又遇到杜鵑颱風,後續維修工程又是一段辛酸血淚史,譬如於十字路站到屏遮那站間42號隧道發生2處、計55公尺長大崩塌,42號至47號隧道皆需整治改道,於是屏遮那被稱為「世紀天險」,更是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鐵路維護科技正連祥益心中是典型多災多難的代表。

    颱風豪雨來就怕!這15年反覆天災落石傷透腦筋

    連祥益是土木工程背景出身,待過民間公司和嘉義縣府和公所,後來到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服務,待過治山課、鐵路課,歷經過阿里山林鐵的莫拉克與杜鵑重建工程,2018年底轉調林鐵文資處,其中一項便是負責42號隧道整修工程。

    連祥益說,他在莫拉克時親眼看到二萬平的路基被沖毀,軌道懸掛在半空中,他還記得當時的課長把鐵路當小孩在看,大家心裡難過不言而喻;後來杜鵑颱風過後他山上勘災,看到好不容易就要通車的隧道竟又斷了,尤其屏遮那慘不忍睹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那時他心中就決定,一定要完成42號隧道到47號隧道工程,而且要做到最好。

    連祥益從莫拉克颱風開始參與阿里山林鐵修復工程,他對生態環境的愛護令人感動。陳玠婷攝


    何謂最好?連祥益笑說,其實以前的工作只需專注把工程完成就可以,整治要砍樹就砍、要拆廟就拆,但到阿里山林鐵後,他被處長與同事們感染,保護環境文史變成最重要的事,「我剛來的時候,跟著老前輩們去走,結果走出感情來,捨不得破壞這裡,」於是他帶領團隊一起做地質調查、諮詢不同領域專家、鄭重地到42隧道下方的來吉部落聽取長老居民們的意見,包括環評時間大概用了3年,施工遇到開3倍薪水還找不到工人、新冠疫情、缺料原物料上漲、買不到炸藥又花3年才完成,處處不容易。

    他表示,新隧道工程有許多巧思,簡單來說,團隊為新42號隧道找到相對堅實的岩盤,決定改道,把舊隧道成文史一環,新隧道用「新奧工法」兼顧安全和降低破壞率和成本,一舉數得,最終完成1106公尺長。

    2015年杜鵑颱風重創阿里山,此為十字路車站到屏遮那車站之間的42號隧道災後記錄。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從42號隧道延伸出去,從杜鵑颱風到近期全線通車,連祥益還有數不清的故事可分享。譬如說,考量隧道所在地沒有公路可行,材料和重型機具進不去,實務上開新路是個方法,但會破壞環境,「我們決定拆鐵軌,把原本的鐵道變成路,一些機具太大太寬進不來,那就拆了再組裝,這麼做聽起來很麻煩,但真的很值得!」

    在42號隧道整修時期,產生3.8萬方土石堆,考量運下山產生的碳排量與成本,連祥益煩惱好久才想出可以運至2.5公里外的屏遮那一塊空禿禿的地,如今已幫助那塊地變成繁密的草地。他笑說,有時候煩惱工程會睡不著覺,但他在這些經驗當中,學習到不要急著找答案,放一放、偶爾想一下,總會想出來。

    另外,在二萬平的消能池邊,他特地砌了階梯,讓森林裡的動物可以去喝水,周邊也擺放了一些石頭,讓牠們爬上爬下好活動,「以前有看過山羊去喝水,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吧,我們讓火車通過,也要讓動物和植物能夠好好生活。」

    還有,由於工程會涉及到來吉部落的傳統領域,林鐵處參考《原民法》,很希望能得到至少一半以上的部落人民認同,所以包括工程期、工法、會有什麼影響等等細節都交代很清楚。

    連祥益有個印象深刻的經驗,「以前在縣府工作,大多遇到抗議民眾比較多,所以去部落的時候很緊張,那天晚上去,現場人不到一半,主席(長老)自責地哭了,解釋很多人只是戶籍留在這裡,人不住在這,一時喊不回來,後來我們再去,很順利取得95%同意,另外3票沒意見。」

    他說,這兩次與原住民互動的經驗讓他體認到,原來有人可以對環境、對文明推進這麼無私且熱愛著,讓人感動。

    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管理師吳明翰,也是《2421m的迴聲》一書作者,為了記錄百年阿里山,他用多年時間寫成一本充滿人情味的書。相較連祥益資深,吳明翰是從英文老師半途出家的林鐵菜鳥,這本書可以說是帶著他一步步深度認識林鐵。

    吳明翰講起阿里山田調故事十分動人,彷彿歷經現場。陳玠婷攝


    他表示,進林鐵以前從不知道讓一條鐵路需要這麼多人配合努力才能順利運作,為了解阿里山,他已經無法細數自己開車上下來回幾趟,為了拍到理想照片,他配合火車行駛時間,以及理想的構圖與光線,常常不分日夜奔波著,「我在這裡看到第一線人員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工作著,像祝山道班清晨3點就起床工作,舉手電筒摸黑徒步巡視軌道,確保火車行徑安全,」還有聽過耆老分享,以前家人會在火車後頭,用水槍噴滅蒸汽火車噴落的煤炭渣,「我覺得他們是無聲英雄,真的很專業又有熱情。」

    每日觀日列車行駛前4小時,道班已在巡視鐵軌、做行前工作。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吳明翰說,他第一次對林鐵有強烈使命感的瞬間,是有次他跟隨林鐵處長、工程人員與來吉部落長老視察42號隧道工程,負責攝影記錄,隧道裡通風不佳又累又餓,明顯身體很不舒服,為了取景仍繞著一群人跑前跑後,「那時大家走在黑漆漆的隧道中交換意見確認細節,我有個瞬間感受到我們做這項工程,不是為了物理性的推進,還有為了生態和人民,為了這個目標各司其職努力著,我的心裡深深感到榮幸。」他也笑說,後來工作結束下山途中自己嘔吐了2、3次,對這個使命記憶更深刻了。

    今年5月17日,阿里山全線通車最後一哩路終於完工,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長黃妙修(中,藍色背心者)拿著魚尾板,連祥益(穿紅衣者)與團隊們留下珍貴的一瞬間。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關於全線通車,吳明翰也分享一個相當動人的故事,他說,42號隧道做了6年,參與工程的人們分秒必爭,急卻急不得。今年5月17日,在隧道口前做最終接軌工程,測量好線形和軌距,確認好路面高差,找到鐵軌行駛最安全舒適的計畫後,最後一聲沉厚的打釘聲消失在山間,「看到處長鎖上最後一個魚尾鈑,象徵大家等了15年的全線通車終於實現了」,眾人臉上的表情有歡喜、有鬆口氣,每個人都在為參與這項工程而驕傲。

    另外,針對極端氣候與無法預測的地震,連祥益也說,阿里山林鐵為求謹慎,同時實行預防與監測,時刻關注潛在危險地方,委託專人每個月都去實地收監測資料,並設置影像偵測,只要石頭或樹木掉下來都可即時收到通知,期盼能降低災害威脅。

    阿里山是座大型百年聚落 20個站都裝載悲歡離合

    除了鐵路,阿里山的居民與林鐵員工們也是百年歷史重要的角色。從「那個追火車的男人」吳明翰的田調中,他採訪過許多耆老、第二代,甚至三代,其中許多人或家庭成員都與林鐵有關。

    譬如因為山區生活物資、交通種種不便,常常是小站居民打電話給奮起湖站、阿里山站、十字路站等大站店家訂貨,仰賴挑夫奔波、親朋好友搭火車、開車送過來,像住在十字路站潘玉桃阿嬤年輕的時候在隧道工作過,先生則是經營運送店。

    潘玉桃阿嬤端出拿手菜餵飽道班們,呈現林鐵道班的傳承以及阿里山的人情味。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她告訴吳明翰,以前第39、40號隧道是通往山葵田的捷徑,居民會把台車放上鐵道上運送山葵,有一次在黑漆漆隧道內聽到遠出奔來的火車一直鳴笛,她們趕緊翻掉台車,躲到一旁,當時反應時間很短、很驚險。而火車為什麼知道要鳴笛,因為十字路站的站長知道她們要去山葵田,擔心火車經過時她們剛好在隧道,所以拜託火車司機員一定要鳴笛,十分有人情味。現在,潘玉桃阿嬤被年輕一輩稱做「道班媽媽」,感謝她常常做家常菜餵飽辛苦的道班。

    連祥益則補充說,以前十字路車站沒有什麼特色,但現在有咖啡、有民宿、有故事,他很推薦大家一遊。

    另外,由於屏遮那站再往上到二萬平站,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高度落差卻達3百公尺,林鐵採用「之字形路線」克服,也就是說,火車在這裡採用一進一退的方式緩緩向上,中間卻得設置2個折返點「第一分道」與「第二分道」,兩站之間距離硬生生卻走出6公里這麼長,非常考驗司機員與道班專業。

    「之字形路線」的第二分道上,列車長正帶領新人做轉轍器,一旁的柳杉與光影很美。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然而,第一分道以前曾有小聚落,住著林鐵道班人員和家屬們,人不多,僅10多人,由於沒有公路經過,居民們只能靠火車與徒步移動,後來,經時空推移聚落早已消失,這裡變成秘境中的秘境,卻也讓吳明翰無處聽故事,直到有次因緣際會認識曾在監工區道班工作的潘富雄先生,他今年80多歲,聽他描繪50多年前當時肩負第一分道的大小事,每天光是巡視就要走3個小時以上,時不時還得處理落石和倒樹,很吃重。

    吳明翰為寫書常常上山,他與獨立山紅南坑聚落的居民阮婆婆合影,兩人露出可愛的笑容。吳明翰提供


    除了上述兩位的故事,還有以前上學、結婚迎娶都必須搭火車的阮文海先生,交力坪站旁的百年雜貨店「欣茂商店」,以前負責物資、郵務、代辦所,也是阿里山婚喪喜慶重要的資訊樞紐,目前的老闆劉勝輝是郵差退休,把郵務交給女兒劉雪娟。說起郵差,吳明翰說,他觀察到有些居民會在自己家門前路口掛一個紅色箱子,起初他以為是放羊奶用,後來才知道那是郵箱,「因為山上很多人養狗看家陪伴,怕郵差被狗咬,所以把郵筒放比較遠的地方。」

    十字路車站空景,近年來因返鄉青年與居民們一起努力,聚落又重新活絡起來,四周林相與火車也同時帶來生機。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吳明翰攝提供


    一起守護雜貨店的劉太太感性地說,她在50年前就在這裡了,早已和鐵路有很深的感情。以前有段時間火車很少人搭,很冷清,她一度擔心林鐵是否能經營下去,心情很是稀微,吳明翰說:「老闆娘是個很熱情的人,喜歡用鼠麴粿和遊客結緣,她說開店沒賺什麼錢,但看到有人來,她很歡喜。」

    台灣唯一、世界少見 林鐵未來想拚世界文化遺產

    累積百年歷史,阿里山林鐵在2018年成立文資處,有系統地記錄當地歷史文化,也一起再次見證阿里山全線通車,在處長黃妙修帶領下大家目標一致,守好「台灣第一個國家級重要文化景觀」的殊榮。

    林鐵文史資處的鐵路維護科科長沈宜慶便說,阿里山地形特殊,林鐵之所以傲人,是因為它的工法複雜,世界鐵路5大工法中就佔了4種,螺旋路線、之字形、馬蹄彎、特殊形式的蒸汽機車,為世界少見登山列車,在台灣更是唯一。

    沈宜慶也曾參與去年(2023)12月啟用的祝山車站,海拔2451公尺,摘下台灣鐵路最高點車站紀錄,屋頂上的雲浪、綠建築設計又得兼顧文資保存,增加工程困難度,前後花費12年才完成,讓身為參與者的他很榮幸,「我們對於功能、美學、環境和減量都很要求,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

    令人驚訝的是,即便工程浩大艱難,沈宜慶、連祥益及吳明翰對阿里山林鐵文資處的存在意義都抱持著熱情與責任,他們說,參與林鐵文史保存以及重大公共工程很有成就感,從過程中體認到人的渺小,進而對山林產生謙卑的心。

    沈宜慶就說,他很認同台灣文學暨生態人文專家陳玉峯教授曾說,林鐵橫跨3個世紀,見證聚落悲歡離合,它也是台灣中軸的廊道,深深影響中橫、自然史與文明史,更展現人與地之間的關係,現在阿里山林鐵不僅專心保存當地文史,也積極向外締結國際姊妹鐵道,現在已有英國、日本、瑞士、斯洛伐克、印度等9條,期待有一天阿里山林鐵能獲選世界文化遺產認證,要努力讓這條象徵台灣史的時間廊道獲得世界肯定。

    得獎紀錄

    2018年:榮獲第17屆日本鐵道賞(獎)首度頒發的海外鐵道特別賞
    2021年:形象影片《林鐵之心》獲第3屆英國倫敦世界電影節短片類金選獎、 第6屆美國繆思創意獎紀錄片類金獎、第54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金獎。
    2023年:檜木列車「福森號」獲得「LIT Lighting Design Award(LIT照明設計獎)」橋梁與公共設施類組優勝,為台灣首款獲國際燈光設計獎的鐵路列車
    2023年:阿里山林鐵新視覺設計榮獲2023年德國iF大獎
    2023年:阿里山林鐵新視覺設計金點獎
    2023年:「祝山車站改建工程」榮獲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特優
    2023年:「阿里山林業鐵路神木車站月台暨周邊環境整修與邊坡穩定治理工程」獲農業委員會111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設施類優等」
    2023年:「嘉義縣定古蹟竹崎車站整修工程」農業委員會111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建築類佳作」


    編按/本文出版後消息: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7/27指出,凱米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造成阿里山林鐵邊坡土石崩落及倒樹,至少89處,大部分災損地點無道路可達,需逐段推進施工,且有間歇性大雨,影響修復進度,預估約8月底才能完成。本線嘉義-阿里山將持續停駛至8月底;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之祝山、沼平、神木3條支線,則配合森林遊樂區開園時間及路線巡檢確認安全後,另行公告復駛時間。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