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這個里限速20公里!全台首個「交通友善區」 改革措施大公開

    2024-01-08 07:30 / 作者 洪敏隆
    台北市大學里是台灣第一個真正透過改變道路設計達到安全的「交通友善區」。洪敏隆攝
    台灣多年前參考國外推動設置的「交通寧靜區」,訂定速限30公里,卻一直是「有名無實」,僅止於路面塗色及設立標誌提醒,根本無法讓行經車輛減速。現在,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終於有了全台第一個像樣的社區示範點,不僅訂定更嚴格的20公里速限,而且透過路型改善等方式,「迫使」車輛真的減速。

    在汽機車還未普及的年代,孩童在家門前玩耍,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可是別以為這在都會區,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全世界交通寧靜區最早起源地的荷蘭,幾十年前就透過變窄的路口、特殊材料鋪面、隆起的減速丘等設施,讓車輛達到減速的目的。

    荷蘭交通寧靜區稱為「woonerf」,意思是住宅的院子(residential yard),被認為是「讓孩子們也可以使用的街道;車輛可經過,但需受限制」,豎立的交通標誌圖案是「大人小孩在屋子前踢球」。

    為減少鄰里生活區域中交通事故與傷亡人數,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任內開始倡議推廣「交通寧靜區」,各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動建構人本交通的「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其中,台北市大學里7年前就參與此計畫,里內劃設的標線型人行道完成度達98%,是全台北市完成度最高的里。

    台灣過去推動的交通寧靜區,僅止於路面塗色及設立標誌提醒。洪敏隆攝


    交通寧靜區沒有措施讓車減速 地上劃限速30根本沒用!

    然而,根據統計,大學里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的一年期間,共發生86件車禍事故,造成1死56傷,大學里里長吳沛璇回憶里內的愛貓人士哭著對她說:「貓都被撞死了怎麼辦?」,也有人問:「巷道都有了標線型人行道,為什麼我們走在上面還是要膽戰心驚?」曾經留歐到訪荷蘭、本身學交通的里內年輕人點出核心問題:「沒有讓車輛真正達到減速,地上劃的限速30根本沒用!」

    大學里是在台灣大學的正對面,位處羅斯福路三段、新生南路三段及辛亥路一段等三條主幹道之間三角帶,很多車輛為了縮減等待大馬路上紅燈時間,會抄大學里的捷徑通過,加上台大學生喜歡騎單車進入里內,以及外送車輛,頻繁的車輛出入加上筆直巷道,車速易過快,導致一個月就有7件車禍發生。

    有全台北設置率最高的標線型人行道,大學里卻因車輛速度過高,肇事不斷。照片取自大學里長吳沛璇臉書


    全球共同價值就是以道路設計讓車輛減速;「開快車」是人的天性,需用道路設計來抑制。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羅孝賢指出,國外推動的是生活街區概念,不論是荷蘭稱作的生活街道、美國的交通寧靜區或是日本的人車共存道路,都是要讓人可以很安全、很安心的走在上面,車輛也可以走,但前提是要慢、要減速。

    羅孝賢說,要做到必須落實三件事:「車減量、車減速、管理路邊停車」,台灣引進「交通寧靜區」這概念很多年,但實際觀察汽車亂停、機車亂衝,根本沒有寧靜區該有的意識及作為。

    不想再看到憾事發生 大學里「由下而上」要改變

    大學里的老年人口數超過23%,已經是「超高齡」,基於長者出入安全,吳沛璇認為應該要做真正的「交通寧靜區」,去年(2023)7月「市長與里長有約」座談會上,向台北市長蔣萬安提案,恰巧提案前不久,蔣萬安率團出訪新加坡,參訪當地因應人口高齡化設置的「樂齡安全區」(Silver Zone),認為值得參考借鏡,指示交通局與大學里溝通試辦。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坦言,過去台灣所推的「交通寧靜區」都是形式上的規範速限30公里,但他在新加坡觀摩是如何透過道路工程的不同作為,利用彎曲或窄小的車道設計,達到車輛會減速的目的,並縮短長者穿越道路的時間。

    大學里有23%里民為年長者,里長吳沛璇關注長者行的安全議題。洪敏隆攝


    為了與以往半調子的「交通寧靜區」有所區隔,大學里的改造計畫稱為「交通友善區」,而且是一種「由下而上」集思廣益的作法,不只是得到6成2里民的支持,並且透過調查選出里內現況交通最需改善的問題是「車輛速度過快」、「車輛違停佔用行人通行」、「人車衝突」。

    里內還舉辦交通工作坊,並邀請台大學生參與討論,提出各種構想給交通單位參考,現在訂定的速限20公里,比其他交通寧靜區的30公里速限還要嚴格,就是工作坊的共識,「十次車禍九次快,我們不要再看到悲劇憾事發生。」這是所有參與者的心聲。

    因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曾研究,行人與車輛發生碰撞時,當速限為50公里時,致死率約為85%;速限為40公里時,致死率約為35%;速限為30公里時,致死率大幅下降至10%。如果速限更低,致死率就可以更加降低。

    既然訂定了速限20公里,那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真正達到車輛降速的目的?台北市交通局除了透過道路工程設計,另一個很重要的做法是「強化感官知覺」,提醒駕駛人已經進入了「交通友善區」,要記得「慢、慢、慢」。

    大學里訂定速限20公里是由里民提出的主張。洪敏隆攝


    一、視覺+體感的路口藍色柏油壓花

    在每個車輛要進入大學里交通友善區的路口,都會看到非常醒目的藍色柏油壓花路面。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總工程司張仲杰指出,柏油烤熱壓花是參考新加坡的作法,當車輛開過去時會有震動的感覺,也是一個提醒駕駛人從這裡開始,內外道路設計是截然不同,必須要放慢速度。

    藍色柏油壓花,不只有視覺感受,車輛經過會抖動,也提醒駕駛人要放慢。洪敏隆攝


    二、轉角空間變小 車輛想快都快不了

    第二個做法是每個路口善用「道路邊線」,也就是透過擴大標線型人行道的面積,使得車輛轉角的空間變小,透過道路線型的改變讓車輛轉彎時想要快都快不了。

    藉由加大標線型人行道面積,使路口轉角空間縮小,讓車輛想快都快不了。洪敏隆攝


    三、仿S型道路的減速彎 不想減速也難

    第三個是設計類似新加坡S型道路概念,在車輛經常借道穿越的新生南路三段54巷及溫州街52巷,設計比較彎曲的道路,讓原本行駛的在筆直巷道的車輛,經過這裡時自然而然會減速。而且,做法是在這兩個減速彎的對角側故意設置停車格,使得車輛駕駛在遠處就可看到這邊的道路線型不同,提醒其早點放慢速度,而非到減速灣時才緊急減速。

    減速彎設計讓巷道不再筆直,車輛行經必須減速。洪敏隆攝


    四、車道只留一輛車可通行空間 其餘還路給行人

    第四個設計是縮減車道寬度,僅留一輛車可通行空間,避免道路過寬,造成車輛駕駛易加速通行。

    在大學里,人行空間比車道寬,透過縮減車道,讓車輛減速。洪敏隆攝


    五、最易肇事路口 減速丘強迫放慢

    第五個設計是在大學里肇事最頻繁的路口新生南路三段86巷、羅斯福路三段283巷14弄口設置減速丘,這個參考韓國、歐洲做法的放大版減速墊,與過去車輛經過時會因為高低落差,發出吵雜聲響的小型減速墊不同,不僅沒有吵雜聲,且能達到讓車輛減速的目的。

    在易肇事路口設置減速丘,迫使車輛減速。洪敏隆攝


    在行人部分,在巷道寬度能供一輛車通行空間外,其餘空間能夠劃設給人行空間都盡量劃設,也因此在大學里可以看到路幅最寬廣的標線型人行道,且在車道瘦身後,並且刻意限縮每個轉角處的車輛通行空間,過去令人詬病的標線型人行道沒有銜接行穿線的問題,在大學里都做了改善,也讓行人在路口可縮短穿越距離,提高安全性。

    此外,大學里的行穿線會設置醒目警示設施,例如在行穿線前劃設醒目警示標誌,提醒車輛駕駛注意,較昏暗巷口則設置夜間警示燈提醒駕駛人。

    謝銘鴻說,後續計畫在各路口設置欄杆,引導提醒行人停等紅燈時不要跨越欄杆,另外,因為這裡是高齡區,新生南路及羅斯福路的行人秒數增長,讓長者有更充裕時間可以穿越道台大校園,「雖然新生南路、羅斯福路行車可能就不會那麼順,但這是超高齡社會,微小且必須要做的嚐試及改變。」

    路口行穿線前加設醒目警示標示,提醒車輛駕駛注意安全。洪敏隆攝


    較昏暗路口增設警示崁燈。洪敏隆攝


    停車變不方便 推動的最大阻力

    雖然獲得多數里民支持,吳沛璇坦言,還是有部分里民不支持交通友善區,主要原因是「停車格位變少」,有里民跟他抱怨:「為什麼你做的都是符合老人的利益,怎麼不想想看我們工作的人,下班後找不到停車位的辛苦?」他很感慨,他自己也有開車,會將自己的車停放在台大地下停車場,可是有些使用車的人就是希望停車可以便宜,假日可以不收費,這也成為推動交通友善區最大的阻力。

    「我們都是行人,即使是開車族,下了車也是行人,也是要有安全的行走空間。」吳沛璇堅持這是做對的事情,就算得罪人也是務必要做的事情,未來會持續跟反對民眾溝通和教育,並且與交通局再找有哪裡可以增加停車空間。

    台灣第一個社區型交通友善區做了什麼


    謝銘鴻說,大學里是很創新性的做法,即使僅僅減少一個停車位,可能都會引發抗議,交通局跟里長推動過程是彼此互相鼓勵,也主動發傳單跟里民溝通化解反彈聲音,但的確因為反彈,還是做了一些妥協,留設一些機車格、汽車停車格,不過交通局希望最終還是應該停車路外化,目前正在跟台大談減速彎設置地點旁的空地,希望能夠設置為路外停車場供里民停放,讓巷道真正落實還路於民。

    張仲杰說,大學里內還是反映有些停車需求,例如有老人養護中心需要復康巴士臨停,因此計畫會增設一些黃線臨停區,但是因為現有規範黃線是晚上8時後可以停車,為避免黃線臨停被長時間停放,真正有臨停需求無處可停,可能會訂規範,大學里增設黃線區是只供24小時臨停。

    「台灣很早就在弄交通寧靜區,一直都沒有成功的案例,大學里的規畫讓人看到曙光,成功關鍵就是在於地方自發性。」羅孝賢指出,成功案例營造起來,其他人看到就會想學,有機會慢慢可以擴大,但是另一個關鍵在於「後續管理」非常重要,即使透過道路設計等手法可以使車輛減速,還是免不了會有車輛亂衝飆速,若違停沒有好好落實管理,也是徒勞無功,因此怎麼強化管理,才能讓街道本來就是人跟人互動地方的良好概念延續下去。

    羅孝賢也建議,目前全台很多地方開始推動通學巷,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觀念是可以跟通學巷結合,不僅資源可以整合,推動也會更有系統,只要小學生可以安全走路,社區行的安全目標自然就會提高。

    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做了很多道路設計的革命。洪敏隆攝


    謝銘鴻說,在大學里設置減速丘時,信義區也有里長前來觀摩,有興趣跟進,交通局目前首要是持續精進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只要未來顯示的數據是好的,包括車輛速度真的明顯降下來,肇事率的確明顯下降,會有信心有更多地區願意複製這作法,透過由下而上擴大推廣。

    台灣喊了多年「交通寧靜區」的口號,終於在台北市有了第一個跟國外一樣,真正透過道路設計讓車減量又減速的「交通友善區」,但成敗關鍵還是在於能否落實後續管理,從社區推動的「交通友善區」開始,真正改善行人地獄的惡名。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