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畫面。彭博新聞
智慧手機問世以來,不斷都有人提倡在逢年過節的家族聚會中「禁手機」,要所有人當面進行交流。但是過年時嚴厲採取這種措施可能適得其反,讓原本可能已經有很多隱藏炸彈的親族聚會,變得更加糟糕。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博切斯(Callum Borchers)就建議,「適度」使用手機不是家族團聚時的大忌,反而是避免尷尬的潤滑劑。
他引用美國知名醫療機構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心理學家普威特(Kia-Rai Prewitt)的話說,完全禁用手機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症狀。她指出,本來習慣每小時拿起手機看好幾次的人(也就是幾乎我們所有的手機用戶),一下子要停用手機,造成的焦慮相當真確。
在這種有戒斷症狀的情況下,其實更無法與親人正常溝通,普威特說:「如果你一直去想到錯過了什麼東西,你可能也無法對眼前的事情保持專心。」
普威特的建議是:雖然不要在上桌吃飯時一直粗魯地滑手機,但是可以允許自己在團聚期間拿出手機查看一下。在節慶期間,其實你也很可能發現沒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注意。但是看一下手機可以讓心裡平靜,比完全切斷上網好多了。
手機也當然是和親友交流時的優良工具,就算是當面聊天也是如此。我們已經非常習慣用手機向親友展示旅行照片,家中的環境,或者是跟節慶有關的新聞、小故事。這些正常的使用,在過年時強制切斷,其實沒有太大的幫助。
而且,當面對好久沒見的表親時,趕緊上網查看一下他的社群網站,也可以快速掌握一下對方現在的工作、小孩的狀況。
這個過年,也緊接在台灣四年一度的總統與立法院大選過後。台灣人面對的政治對立狀況,美國人其實也同樣面臨。博切斯指出,當你的爺爺喝了幾杯酒開始對政治開罵時,你是要正面跟他吵起來,還是看一下手機?
手機也是儘速結束不愉快討論的工具。被逼問男朋友女朋友,被逼問什麼時候要結婚,什麼時候才要生小孩時,拿起手機「回一下老闆的傳訊」,有可能是避開爭吵的辦法之一。
整體而言,對於使用手機的心態,就像是面對重大節日的心態一樣,放輕鬆,不要太過嚴厲,對待家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