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19日宣布從國家戰略儲備中釋出1500萬桶石油,歸咎於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友(OPEC+)減產以操縱油價。《華爾街日報》主筆室撰文指出,俄國石油出口減少的量不足以影響全球市場,動用國家戰備儲油可能有助壓油價,但不是長久之計,而且目前美國並未處於真正的國家災難中,拜登卻將戰備儲油釋放到全球市場,一切都只是為了期中選舉。
《華爾街日報》主筆室指出,白宮指責OPEC+操縱油價,「那拜登總統自己做的事又怎麼說?」拜登在期中選舉前3週宣布釋放1500萬桶戰備儲油,冀望讓民眾去加油站時不會覺得荷包很傷,這一招象徵民主黨對選情有多絕望。
OPEC+本月雖宣布每日減產200萬桶,但實際上許多產油國先前的產量本來就未達標,實際上OPEC+每日減產量大約只會有100萬桶。只不過,國際原油勢必因此上升,對民主黨而言,時機實在太差。
拜登所動用的戰備儲油,不是只供美國用,而是釋放到全球市場。拜登政府說,釋出的戰備儲油會在12月運交,每日交送50萬桶。這樣就能壓低油價?《華爾街日報》主筆室直言,「這是誤導」,自今年春天以來,美國平均每天釋出約100萬桶原油,這項計畫會持續到11月底,也就是說,新一波釋出只是防止屆時供不應求的情況加劇,但沒辦法壓低價格。
拜登政府自去年秋天就開始利用戰備儲油來應對不斷上漲的燃料價格。《華爾街日報》喊話:「總統先生,不要再說都是『普丁漲的價』。」全球原油每天供應量是1.01億桶,而俄羅斯每日原油出口量只比戰前少了56萬桶,對供需平衡影響根本不大。
《華爾街日報》主筆室指出,主要問題是,在疫情期間缺乏投資的情況下,全球在後疫情時代努力振興經濟時,原油供不應求,特別是美國。過去,美國都是原油的產量調節者,不過美國原油產量自5月起就持平,現在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在扮演調節者的角色,承擔全球45%原油生產的OPEC+,在9月就承擔了85%的全球原油供應。
拜登釋放美國戰備儲油,或許有助壓低油價,但當釋放量減少時,原油價格還是會上漲。諸位12月會面臨的就是這個局面。
美國政府還說,只要「狀況」需要,就會繼續釋出戰備儲油。《華爾街日報》主筆室諷刺,這個「狀況」,指的恐怕是「政治狀況」。但是這種行為是不可以繼續下去的,自去年秋天以來,美國戰備儲油已經減少約2.1億桶;拜登政府辯說,還剩下4億桶,「足以應付現今的能源安全需求」,但這一點也是只揭露了部分資訊。
文章指出,拜登政府正在消耗的,是對美國煉油廠來說最有用處的中質酸原油(medium-sour grade crude);剩下的大多是從頁岩開採的輕質甜原油(light-sweet crude),通常是出口。未來要釋出的戰備儲油,可能會在全球煉油市場發生與美國頁岩油「自家人互打」的情況,甚至可能阻礙對頁岩油生產的投資。
更不消說,若發生真正的國家緊急狀態,可能使美國戰備儲油迅速耗竭。因此,前幾任總統釋出戰備儲油的事件只有3次:1991年波灣戰爭,釋出1730萬桶、2005年五級颶風卡崔娜(Hurricane Katrina)侵襲,釋出2080萬桶、2011年利比亞內戰導致石油出口中斷,釋出3060萬桶。
既使在2011至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超過每桶90美元時,時任總統歐巴馬也沒有動用戰備儲油。
頁岩油熱潮在過去10年裡幫助壓低了油價。2011至2019年美國頁岩油持續增產,平均每日產量700萬桶,但在疫情期間大幅萎縮。川普政府因此提議由國家向國內業者採購頁岩油,作為戰備儲油之用,防止頁岩油商關閉油井,造成更長遠的損害。
然而,拜登的民主黨拒絕了川普政府的提議,正氣凜然地批評說那是「援助石油巨擘」。自2020年夏季以來,美國除了德州二疊紀盆地(Permian Basin)以外的頁岩油田產量不是持平就是下跌,日產量至今仍比疫情前的產油高峰少了約110萬桶。
拜登政府稱,會在國際油價跌到每桶67至72美元之際,收購原油補回戰略儲備。誰知道這何時會發生?沙烏地阿拉伯已經表示,要將油價維持在每桶90至100美元之間。
《華爾街日報》主筆室指出,「這幾個月來,我們一直撰文,說拜登可以透過發表一場簡單的演講,宣布他要結束對化石燃料的政治戰以壓低油價」,但是拜登不要,反而把腦筋動到國家戰略儲備上,或者討好其他獨裁者;在OPEC+宣布減產數小時之後,就有消息傳說白宮打算放寬對委內瑞拉的制裁,來增加委國石油供應。
也許拜登政府希望這些風聲可以壓低油價,但是並沒有。拜登19日宣布再釋放戰備儲油後,油價也沒跌。《華爾街日報》主筆室說,「市場比政府官員想得還要聰明多了,選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