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喬治國王島的頰帶企鵝。美聯社
人類若無時無刻不在打瞌睡,恐怕會有生命危險,但這種「碎片式睡眠法」卻是企鵝的傳宗接代之道。最新研究發現,南極企鵝在孵卵育雛期為避免孩子被掠食,發展出一種巧妙的睡眠法,即邊睡邊保護孩子,每天「度咕」逾萬次,藉此累積足夠的睡眠。
路透社、《
衛報》報導,南極企鵝(chinstrap penguins)又稱「頰帶企鵝」,特徵是下巴有一道黑色帶狀紋路,有如繫了帽帶。每年11月至翌年1月是南極企鵝的孵育期,數百萬隻企鵝在岩岸邊的繁殖群落忙著產卵、孵卵、養育幼雛,還要看好孩子,避免正在孵育的卵或幼雛遭賊鷗屬海鳥掠食。
南極企鵝會與同一個伴侶在一起多年,母企鵝通常會在石頭堆砌的圓形鳥巢裡生下兩枚蛋,約37天後孵出幼雛。在孵卵育雛期,公企鵝與母企鵝會分攤育兒工作,其中一方負責看守,另一方負責覓食。由於企鵝到海裡覓食一去就是幾天,因此負責看守的一方幾乎一刻也不得懈怠,24小時都要保持警覺。
研究人員以南極洲喬治國王島的頰帶企鵝為研究對象。美聯社
法國里昂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Lyon Neuroscience Research Centre)與南韓極地研究所(극지연구소)科學家2019年12月在南極洲喬治國王島(King George Island)蒐集14隻孵育期南極企鵝的數據,以測量腦電圖的方式了解牠們的睡眠型態,同時以拍攝影片、GPS全球定位系統監測器、加速度計等方式追蹤牠們的身體動作。
結果發現,南極企鵝在看守自己的巢時,會不斷「度咕」,每次大約閉眼睡著4秒鐘,平均每天睡著1萬次,有時還會多到1.5萬次,無論躺著、站著都能睡,每天累積睡11小時。
南極企鵝在自家巢上孵卵。美聯社
科學家說,整個動物界都需要睡眠來修復身體。人類若在開車、走路時打瞌睡會有生命危險,但企鵝沒這種風險。牠們的睡眠型態或許也出現在其他動物身上,但過去從未有正式紀錄。
在這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中,擔任主要作者的生態生理學家利布赫爾(Paul-Antoine Libourel)表示,企鵝並未明顯出現碎片式睡眠的負面後果,「因為牠們仍能順利繁殖與孵育下一代,我們的確認為牠們的睡眠雖然不停地中斷,仍然達成了睡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