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便宜有好藥?從公共衛生站起的孟加拉

    2018-11-05 00:00 / 作者 白宜君

    臺灣人對於孟加拉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貧窮、難民、是叢林裡有孟加拉虎,或是經常聽說又水災了的低窪國家。近年來,旅居孟加拉的臺灣媳婦、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育慧卻常收到親友請託,要求協助「在孟加拉買藥」,為什麼孟加拉的藥品品質與效用引起了臺灣人的關注與信任?

    你去藥局買過藥嗎?可以清楚的知道成藥的學名嗎?大部分的孟加拉人都知道。(圖片為藥錠示意圖)

    學名藥 原廠藥 價錢落差大

    大部分民眾都有自行去藥局買藥的經驗,但也許不太清楚買藥這個簡單的行為,其實包含著不同的藥物分類體系。頭痛、感冒、生理痛時,可能會去藥局或是便利商店購買普拿疼(Panadol)、斯斯、伏冒,或是小兒用的安佳熱等止痛藥,但其實他們共享同一個學名: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只不過,由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所推出的普拿疼,是第一個以此成份開發而成的藥物,所以享有「原廠藥」的地位;跟其他以相同成分提供相似止痛功能的「學名藥」相比,在臺灣藥局的價錢大概可以差到3倍(普拿疼單錠11.5元,臺灣合誠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所製安克痛錠單錠3元)。



    一般才10幾元的止痛藥價差已經不小,但若論及重病藥如肝炎或是癌症標靶藥物,原廠與否的價差就更大。有價差的主要原因是,原廠為第一個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新藥的製藥公司,並享有專利,學名藥則必須等到專利結束後才可依同樣的成份比例開發。而一般人要不要使用與「原廠藥」成分相同,且通過實驗、核准販賣的學名藥,「品質是否如一」是最重要考量的關鍵。

    讓孟加拉的製藥產業在80年代有機會在國內茁壯的賈福拉醫師(Dr. Zafrullah Chowdhury)。

    孟加拉經驗 扶植國內製藥廠

    學名藥的推廣與被信任,在臺灣都發展得搖搖晃晃,但有孟加拉經驗的公衛學者曾育慧卻因此受到在臺親友詢問,希望可以幫忙買到孟加拉「名聲遠播、品質穩定」的學名藥。



    孟加拉在國際間許多發展指數都敬陪末座,唯獨製藥一支獨秀,不但大部分的國民都可以直接在購藥時說出「學名藥」的正確名稱,了解藥品成分,其自製藥甚至足以優良出口。曾育慧指出,這是孟加拉30餘年前一個公衛政策轉彎,所累積出來、留在國家內的實力。



    原來是因為孟加拉政府自1982年軍人政變之後,國家的醫藥政策轉彎,力拚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發展國內學名藥為主的國家藥品政策,其最終目的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買得起藥。



    曾育慧提到,孟加拉會有此遠見,有很大的成份是歷史的偶然。軍人政變後的政局不穩,非常需要有重大,並讓人民有感的民生法案,來穩固政權別再被推翻。從英國返回孟加拉貢獻所學的賈福拉醫師(Dr. Zafrullah Chowdhury)正當此時提供洞見,力求管制紊亂且被大型跨國藥商壟斷的藥物市場,在這節骨眼居然意外地被採納且強力執行。

    必須藥品自製9成 跨國大廠不敵

    孟加拉自此規範市場上只提供「必須藥品」,將原本偽藥劣藥充斥的藥品市場,從4000多項縮減至不到300項,經過數10年推進,現在也只開放到328項;並明令只要是國家有能力自製的藥與原料都禁止進口,且控制藥價,由賈福拉醫師所建立的人民健康組織(Gonoshasthaya Kendra, GK),甚至將旗下自製藥的成本、毛利如何計算都坦白告訴政府,以此為標準來衡量與制定藥價。上行下效,且政策認真執行,所以,在孟加拉即使是非醫藥背景的一般老百姓,對於藥品的成效、學名,也都不陌生。



    孟加拉的藥品國策因不受跨國大藥廠挾持,國內藥品市場中的必須藥品有9成都是自製;截至2017年,孟加拉的自製藥品且可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通過美歐等國的檢驗標準。賈福拉醫師所主張的「窮人的命運,決定了國家的命運」,在改變孟加拉的製藥產業中,有了回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白宜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